第十章言辭之利——向上進言的技巧 直白陳述不如委婉建議(2 / 2)

五天後,兩人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務,並將報告發送到主編的電子信箱裏。正如他們的麵試一樣,報告也是雙峰對峙。不過,兩人的報告還是有些差別,主要集中在第一個部分,即對該報紙現狀的評價上。

張博士曾從事過編輯,所以對報紙的缺點看得非常清楚,他雖然對該報紙進行了肯定,但是在最後,其主要篇幅用在點評該報紙的缺點和不足上,而且在報告中“語重心長”地警告:如果不改變現在的辦刊方向和做法,該報紙將很快被市場淘汰。

〖〗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甚至會千方百計地去維護自己的看法。這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美國羅賓森教授〖〗〖〗李碩士的主要篇幅是談論報紙的優點,而且認為這份報紙能堅持下來正是它本身具有足夠的優勢,比如讀者對象把握較好,文章內容和風格有個性等等。但是他也提出,如果能在某些方麵改進一些,比如商業資訊的快速傳達到位,就可能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當然他是間接地指出了報紙的缺點。

最後的結果是李碩士被錄用,張博士被淘汰。社長和主編決定錄用李碩士的理由是:對報紙的評價中肯,策劃基本到位。而不錄用張博士的理由是:雖然策劃也基本到位,但對該報紙的評價過於偏激。

高學曆而有工作經驗的張博士被淘汰,而相對學曆低一些的李碩士被錄用,真應了“忠言逆耳”那句古訓。實際上,問題並不出在張博士該不該指出這家報紙的缺點和不足,而是他指出的方式並不符合一般人接受批評的心理,尤其是當他在求職時,沒有把握好主次關係,因而無法贏得老板的心。

通常我們在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讚揚之後,再去聽一些令人不痛快的建議,總是心態好得多。就好像牙醫用麻藥一樣,病人仍然要受鑽牙之苦,但麻醉藥卻能消除痛苦。在報告中,張博士雖然也使用了麻醉劑——讚揚,但是他沒有任何“鋪墊”,直接批評報紙的不足,讓老板感到他幾乎是在全盤否定該報紙。而否定顯然不符合該報紙的現狀,盡管名列當地傳媒的〖〗忠言逆耳利於行,利於誰行?我們必須搞清受益的對象。對進言者來說,未必利於行。很多人都對別人進過忠言,也接受過不少親長朋友的忠言,在種種感受當中,我們也曾思量了很多。有時說的太實了,反而讓人無法消受。李碩士報告的第一部分的主次要位置,因為它能生存,就說明它的主辦者並非庸才。否定報紙就是否定它的老板,當然不可能引起老板的共鳴,相反隻能導致老板的反感。

直言直語不是一把可以劈荊斬棘的開山刀,而是一把讓人心冷並討厭的雙刃劍,許多人都害怕被它刺痛。直言是人性中一種很可愛、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質,因為也唯有這種直言的人,才能讓是非得以分明;讓正義邪惡得以分明;讓美和醜得以分明;讓人的優缺點得以分明。隻是在人性叢林裏,“直言直語”卻是一種致命傷。

對人方麵,直言他人處事的不當或糾正他人性格上的弱點,這不會被認作“愛之深,責之切”,而會被看做和他過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語也不會產生多少效用,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的堡壘,“自我”便縮藏在裏麵,你的直言直語恰好把他的堡壘攻破,把他從堡壘裏揪出來,他當然不會高興。所以,智者委婉含蓄的建議在生活的人群中會暢通無阻,而愚者的直言直語則處處遇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