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又如嶽飛,超天才的抗金將領,其解牛頭山之圍,破連環甲馬,戰朱仙鎮,直殺得金兵鬼哭狼嚎。還是因為沒有能揣摸高宗趙構的聖意,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名喪風波亭。這樣的例子,在曆史的冷冰冰的方塊字中,難道不是朝朝重複著,代代重複著而不勝枚舉嗎!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懼,知心堪禦。
——《榮枯鑒·揣知卷十》時至今天,仍有一些人因為不善於“揣知上意”而被打入冷宮,吃盡苦頭。
某公司沒有安裝空調,夏季酷熱難當,辦公室裏又悶又熱。一位富正義感的新進職員寫了封信給老板,希望公司能添購冷氣設備。因為不了解老板的脾氣如何,他沒有署名。
幾天過後,老板就為每個辦公室安裝空調,同事們對老板的善體人意十分感謝,該職員在心中更是竊喜自己遇上一個肯聽諫言的好老板。幾天後,該職員再次匿名上書給老板,反映公司的洗手間應當檢修更換,特別是水管太陳舊,也應該換新的。
老板接到信後,心裏暗想:“這個家夥到底是誰?三番兩次投書,牢騷那麼多,要是聚眾鬧事,那還了得。看來此人不除,終是禍端!”於是,老板暗自調查職員的筆跡,想找出寫信者,同時也積極整修了洗手間,更換了水管。
匿名寫信的職員以為老板真的是能廣納意見的好老板,在一次閑聊時道出事情原委。不幸的是,就在他向同事們誇耀自己的功勞時,恰巧被老板聽見,雖然他決定不動聲色,心裏卻恨得牙癢癢的。於是,老板召集員工開了一次會議,要求大家對公司和他本人提出意見。
該職員不知是計,便侃侃而談,將平日裏同事們的意見如:獎金太少、加班時間太長、老板太過專製等當眾提了出來。這位職員本以為老板這次要對他“加官晉爵”,殊不知,老板意在殺雞儆猴,這位職員獲得的當然是一張辭退通知書。
這位職員遭辭退的不幸,便在於他沒能看透老板的心思,沒有看透老板微妙而又複雜的內心世界。這位老板的人品也不怎麼樣,我們且不談論老板的人品,而是要接受經驗教訓。要得到老板的欣賞就要善於領會老板意圖,正確領會和實現老板的意圖,這是好部屬的重要標誌。如果說話辦事違背老板意圖,那就可能“出力不討好”,把事情弄糟。
揣摩領導意圖是為官者最重要的也是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官場作為一個管理體係,除金字塔的塔尖外,其餘所有人,都是管理中的一個層次,這就要求為政者必須首先要弄懂弄清上級的意思,然後才有可能貫徹執行好,這之後才會有政績出現。否則,即使有著良好的出發點,也會好心辦壞事。從這個角度上講,揣摩領導意圖對於為政者實在是太重要了。
現在這個說法已經被妖魔化,一說到揣摩領導意圖,馬上會想到為領導的個人利益做些什麼工作,馬上就想到要從領導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一角度揣摩。消極的揣摸上意的情況在一些企業還相當嚴重,相當普遍。
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企業也好,如果揣摸上意、揣摸聖意的人多了,揣摸天下、揣摸公司的人就少了,這個社會、這個企業能進步嗎?百姓員工會過得好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進言固然需要揣摩上司的心意,但我們主張你的出發點一定要擺正。提建議時應遵循公心原則,建議的出發點要正確。建議一定要從公司的利益乃至整個國家的利益出發,而不是貪圖個人利益或想達到其他目的而獻“奸言”。〖〗凡人之舉事,莫不先以其知,規慮揣度,而後敢以定謀。
——《淮南子·人間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