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奸之術——洞察和防範奸邪 監督機製是察奸止奸的大網(2 / 2)

〖〗據美國管理協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企業對員工在上班時的活動情況進行監視的比例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值,超過3/4的大型企業承認對員工與他人通信和在辦公室的工作情況進行跟蹤監視。〖〗〖〗如今,企業管理者都熱衷於監控員工的行為,這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美國最近生效的一項新法案規定,公司要對員工通過辦公係統收發的所有電子郵件以及其他電子文件進行監視。據調查,目前有9/10的雇主已經通過某種方法來監視員工的電子通信了。公司監控員工是想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即如果你做壞事我們就會發覺,因此不要做壞事。

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公司有一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退役的特工組成的調查隊伍,來監視和調查自己的員工。他們在公司的多起“案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支調查隊伍曾經查出一名公司董事利用公司基金為自己買打獵的器具,廣告部門的兩名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接受一名潛在供應商送給的昂貴禮物等多起“案件”。2002年,有人還跟蹤公司的一名經理到危地馬拉,發現該經理與公司的一名女員工睡在一起,結果這名經理遭到了解雇。

最近一項的調查表明,韓國60%的大企業、30%的公營企業都對職員進行監視。盡管采取了這些措施,還是有80%的大企業和公營企業表示說:“目前防止技術泄漏的裝置還不是十分完備,還有必要加以補充。”韓國某大企業人士說:“企業信息的泄漏有的關係到公司的存亡,因此,今後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安全係統。”

如今,企業競爭都打起了情報戰。所以,企業防奸,重要防“內鬼”。近期,企業出現“內鬼”的報道頻頻現於報端。“內鬼”往往防不勝防,他們專門挖空心思騙取上司、老板的信任,謀取一定的利益後走人,有時還會暗地裏扮演“間諜”的角色,泄漏商業機密,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內鬼”在一間公司“工作”的同時,還為其他公司幹活,甚至做起了自己的買賣。國際上把“內鬼”自己經營的企業稱為 “布穀鳥企業”,意為把蛋下到其他鳥窩裏的。從人力資源管理來說,進人時如何選擇,如何把好第一關口,極其重要。人力資源部門對錄用對象在錄用前和錄用後進行跟蹤調查,主要了解他們的信用曆史和現狀。必要時還要建立公開、暢通的民主通道,對重點提拔人員給予事前與事後的評議,並針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製訂出相應的約束機製與淘汰措施,目的是純潔隊伍而不在於教育。

在防範“內鬼”擬定治理對策時,有一點必須提醒老總們注意的,就是如何構建企業文化,因為人的內心隻有文化滲透才能進入心田,隻有製度約束與管理監督到位,才能防止商業秘密的泄露,才能從根本上治理企業的“內鬼”。

雖然法律允許企業在必要情況下對員工進行監控,實際上所有的企業都能夠為自己在任何時候采取的監控手段找到合理的解釋。但是,如果監控行為在實施過程中運用不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道德問題。為了減少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製定一個政策並使之透明化,並且隻在商業活動需要的時候采取監督行為。

毫無疑問,企業對員工行為監控越來越普遍,而且還可以從法律層麵得到支持。然而,過度地采用監控手段可能會引發負麵效應。因此,要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企業保護商業秘密和員工保護個人隱私之間找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