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變通之法——變法革新才能贏 管理要活,不可生搬硬套(2 / 2)

企業管理,管理者要掌握管理方法,也要以認識管理的“道”——規律為關鍵。隻有認識了“道”,符合時代的要求,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不照搬書本,這樣的學習才會真正受益。韓非子告訴管理者,學習任何知識都要有活學活用的態度。隻有這樣,我們的管理水平才會不斷提高,在進行管理過程中才不會發生生搬硬套的錯誤。

〖〗廢先王之教。

——《韓非子·問田》

以法為教。

——《韓非子·五蠹》〖〗〖〗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企業的不少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也逐漸西方化了。不少企業在借用日本、美國甚至是韓國的管理方式的過程中常常陷入迷思,於是乎懷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政治思想被引用到了現代企業的管理理論和思維當中。他們在管理過程中真正忘記了一點,那就是忘記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文化的長期積澱已經讓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有了區別於西方和日韓的中國性。

中國有多少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需要我們的企業家們去學習,中國又有多少著名的曆史事件能夠讓我們總結出一套中國式的管理模式。為什麼我們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呢?《孫子兵法》隻有那麼薄薄的一本,2500年來,學習過它的將軍們能夠活學活用,卻可以打出千姿百態的戰爭來,這些不拘一格的戰爭技法之宗源就隻有那幾本兵法哲學。如果把這些案例詳細分析出來,並用西方人的方法整理成係統的戰爭學的話,恐怕這套戰爭學要比歐美人企業管理學龐大、係統得多。

現代企業管理學,正是在歐美哲學思想的影響下而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管理方法,是歐美人活學活用自己哲學的結果。這些方法被他們標準化,並逐一運用到企業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然而,這種方法類的東西隻是皮毛而已,隻是管理實踐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其並不是現代企業管理之根本,其根本是我們信奉的哲學、遵行的文化。也就是說,哲學與文化是企業管理理論形成的根本,東西方人們的實踐都是如此。然而,我們中國人卻舍棄了自己的根本,去學習別人的皮毛,如何成功?其結果必將是畫虎不成,反類其犬。

〖〗“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方法及工具,並不適合中國企業的需求,更不能為中國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要有效管理中國人,還得洞悉中國人的行為特點,探尋一套本土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學教授尹毅夫事實上,這些方法隻能成為我們的一種借鑒,不能成為成功的標準,否則就是“紙上談兵”。然而,中國現代管理學就是在紙上談兵,將沒有差異化、一般性的管理策略與方法落實到千差萬別的中國企業中,不是紙上談兵是什麼?我們在反複地問自己,“為什麼在日本可以,中國就不可以?”“為什麼美國人可以做到,而中國人就做不到?”原因一目了然:舍棄了根本,學習多少皮毛都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不迷信於歐美現代企業管理,並不是不去借鑒它們的取得成功的方法與策略;我們不去複製他們的管理方法、管理技術,並不是不去研究歐美的管理學。問題的關鍵是,一方麵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文化習慣到底是什麼;另一方麵我們要將歐美的東西中國化,使其具有中國特點而後再實行,讓其“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