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朝權貴對舊臣恃勢無禮,趙匡胤則對之嚴加處理。如京城巡檢王彥升以檢查為名,半夜去敲宰相王溥家的門,嚇得王溥“驚悸而出”。結果,王彥升被貶。〖〗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極於權衡,而務至於任鄙;戰士出死,而願為賁、育;守道者皆懷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節。用力者為任鄙,戰如賁、育,中為金石,則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
——《韓非子·守道》〖〗〖〗
在對舊臣安撫優待的同時,趙匡胤對新貴則“杯酒釋兵權”。為了安撫被剝奪兵權的石守信等人,他“約婚以示無間”,將女兒延慶公主、昭慶公主,妹妹燕國長公主下嫁給了石守信之子、王審琦之子和高懷德。
韓非子強調,上下級之間要和諧,隻有君臣相宜,才能使出力的人自覺地服從法度,竭盡全力,務求能像大力士任鄙那樣;戰士們出生入死,情願像勇士孟賁、夏育那樣;維護法治的人都懷有忠貞之心,抱定伍子胥盡忠守節那樣的獻身精神。出力的人都像任鄙,戰士們都像孟貪、夏育,維護法治的人都心如金石,做君主的就可以高枕無憂,而確保國家政權的原則也就完備了。
如今,我們在講創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實質是利益關係平衡。以企業為例,老板和雇員像是坐在桌旁下棋的兩個人,有時是你輸我贏,有時是和棋。不少雇員想多拿點兒錢,少幹點兒活,越輕鬆越好;而老板呢,則是以贏利賺錢為目的,給雇員的工資當然差不多就行,讓員工多創造些利潤,好有更多的剩餘價值裝進自己的腰包。所以說,有道是老板、雇員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各打各的算盤,各算各的賬。
不少老板很會算計員工,算盤打得啪啪響,精得很,導致員工再怎麼做,在企業裏也發不了“財”,所給的工資讓你走不掉為宜,“拿著不高不低的工資,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能給個同地區、同行業、同崗位的平均工資就可以了。而員工呢,則拿500元幹500元的活,對得起這些工資就不錯了,更有不少“混日子的南郭先生”,出工不出力,一天八小時工作兩、三小時就可以了,不會全力以赴地去做事。老板與雇員更多的是需平衡利益關係,玩平衡術,雙方半斤八兩差不多就行了。
〖〗故君臣異心,君以計畜臣,臣以計事君,君臣之交,計也。害身而利國,臣弗為也;害國而利臣,君不為也。臣之情,害身無利;君之情,害國無親。君臣也者,以計合者也。
——《韓非子·邪飾》當然,老板是名義上的強勢群體,雇員是弱勢群體,而所定遊戲規則應該都照顧到。這就涉及到老板的做人問題,看他會不會做人,會不會管人。做好了,大家幹得開心,財源廣進,做不好,有可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甚至賠進本錢,欠下外債。
老板除站在企業立場思考問題外,更多的也需從員工的角度去看問題、解決問題,尊重員工,關心員工,薪酬體係合理科學,能充分運用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這個工具來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教導和幫助員工,善待員工,實現人企合一,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發展,企業的生意會越來越紅火,日子也就越來越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