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1?增加孩子的勇氣(2 / 2)

在小卡爾小時候,卡爾夫婦都不會主動替他做事,哪怕是那些對他來說有困難的事情。這就培養了他敢於麵對挑戰的勇氣,從而增強了他獨立做事的能力。

卡爾·威特認為,受到父母過分保護的孩子會失去自信和勇氣,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並認為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沒有自信心。

卡爾對孩子的關心是非常有分寸的,從不會過分地去嗬護他,而是盡量培養他在各方麵都具有獨立做事的能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是隨時隨地存在的,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對孩子來說,有些時候不應該逃避各種危險,而應該學會去麵對、去忍受,因為成年之後需要忍受的東西更多。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獨立和勇氣是為了讓他日後能更好地工作、生活。

卡爾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一個碰傷的膝蓋是容易治愈的,而一個被挫敗的自信心和沒被開發出來的勇氣,對一個孩子來說卻是終身難治的傷痛。

卡爾指出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為孩子什麼也做不好,什麼也不能做,所以事事都會阻止他們自己幹,都要替他們代勞。這樣孩子慢慢地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這種父母忽視了一個道理:隻有通過各種鍛煉和磨煉才能使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卡爾反對父母事事包辦,許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父母要放心地讓孩子做自己的事,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就讓孩子認識到“我能行”,從而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對於小卡爾的教育,卡爾一直在努力避免一種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而是用激勵的辦法促使孩子去主動做事,既不打擊,也不過分表揚。

卡爾教育孩子的心理就是“你能做好”。他認為有些事情孩子和大人一樣能做好。孩子隨時隨地都應該學習生活的本領,盡管有時他學不好或做錯事情,這是大人都無法避免的,更何況是孩子呢。隻要他敢於失敗,有勇氣麵對失敗並始終保持他的自信和勇氣。卡爾認為,這樣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也正是家長們教育的目。

事實上,父母過分的保護是孩子很反感的。曾有個孩子對卡爾說:“我期望父母不要總是過於細致地表現出對我的關心,這樣會使我在夥伴麵前沒麵子,好像我是個無能兒。其他小朋友能做的事情,父母卻不讓我做,這是不公平的。”

不難看出,父母越是阻止孩子做事,孩子越是反感。孩子的心理失衡時,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這時孩子就隻會執拗地去做父母不讓他做的事情。

卡爾很讚成英國人的做法。在英國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為少年探險而組建的河流探險訓練中心,專門為孩子提供進行探險活動的機會,以訓練他們的勇氣和堅強的意誌。

在訓練中心,孩子們每天一早就來到河邊,由專職的人員負責訓練他們遊泳和劃船。訓練是艱苦而緊張的,每一次練習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傷。在激流中拚搏,需要具有堅強的意誌和勇氣。經過這種訓練孩子們不僅僅學到了劃船等技術,更重要的是鍛煉了他們的意誌,培養勇敢的精神,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了互相愛護和團結合作。

在英國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訓練中心,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某種技能,而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意誌,培養他們勇敢的精神,為孩子成年以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麵的準備。

父母的一句鼓勵,就可能使孩子創造出奇跡。每個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表揚和激勵的,特別是孩子們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和激勵時,就會勇氣大增,創造力也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