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1?增加孩子的勇氣(1 / 2)

十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1增加孩子的勇氣

歌德曾說過:“人類最大的災難就是瞧不起自己。”中國也有句古話,“哀莫大於心死”。這都說明一個人如果在困難來臨時主動投降,就會讓自己永遠處於失敗當中。卡爾·威特說,勇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動力。

卡爾在對小卡爾的教育中,把勇氣的開發和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他希望能在孩子的心中形成這樣的概念:勇敢和堅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膽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問題都解決得了,可是我家的孩子經常出錯,一點兒長進都沒有。”說這些話的父母,一味地在孩子身上尋找缺點,卻忽略了他們難能可貴的優點。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還不成熟,經常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做父母的隻看到結果,卻不知道這些錯誤為孩子們帶來了學習的機會和創新的動力,也不知道在孩子失敗時,給他們增加一點兒勇氣。

在卡爾看來,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意外地傷害,因此,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對任何事情都過分地強調了危險性,從而剝奪了孩子接受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得不到鍛煉,也就談不上勇氣的培養了。

卡爾認為,這樣做是父母自私的表現。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傷,實際上是擔心自己的感情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這種表現實際上是父母的一種自我保護。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培養孩子的勇氣,就是對父母自身勇氣的一個考驗。

卡爾小教育小卡爾的過程中,使他從小就懂得了勇氣的價值。

一次,小卡爾在和別的孩子一起做遊戲時,手指被同伴不小心弄破出血,當時非常疼痛,實在令他難以忍受。但他卻在心裏告誡自己,一定要忍住不要流出眼淚。最終,他強忍住快要流出的眼淚,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和同伴們繼續玩耍。

後來,小卡爾對父親說,他不願在同伴們麵前表露出他的軟弱,一旦眼淚掉下來,同伴們會瞧不起他,也許從此不再和他玩兒了。

卡爾一直非常注意對孩子勇氣的培養,也非常讚賞那些力求讓孩子變得更勇敢的父母。卡爾承認英國人在這方麵做得比較好。英國有所謂的童子軍,就是經常組織小學生去探險,讓他們學會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探索新鮮事物的熱情,以及鍛煉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下的生存本領。

某些事情在成年人看來是非常危險的,認為是不適合孩子去做的,而實際上有時孩子是可以勝任的,隻是父母出於愛心或對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了孩子缺乏探索新事物、熟悉新環境的勇氣。卡爾一直認為,在過多嗬護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然會具有一個非常大的弱點那就是缺乏勇氣,這對他的一生都會有不良的影響。

父母應從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嚐試失敗的機會,鼓勵孩子設定目標,朝這個目標努力前進,爭取實現。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到激勵而產生的,父母通過不斷的鼓勵,就會使孩子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著自己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最終攀上成功的頂峰。在嚐試的過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會經曆失敗、挫折,但這是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最好機會。因為聰明的孩子如果一直生活在順利的環境中,從未遭遇挫折和失敗的打擊,那麼他承受挫折的能力一定很脆弱,一旦受挫很可能一蹶不振。

勇氣和自信心,是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父母認為孩子“行”還是“不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的確很大。卡爾總是以“你能行!”這樣的話來鼓勵小卡爾的信心,讓他有勇氣去做他想做的事。

每個孩子都有很多潛能,潛能的發揮與父母對他們的賞識分不開,投以欣賞的眼光,興趣才有可能轉化為特長,孩子就會創造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