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求學之道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1 / 1)

第十六章 求學之道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對於現代讀書人來講,讀書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每個人又有所不同,因為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然而,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對於每一個讀書人都是適用的。並不一定說經常地複習已經學到的知識就可以成為老師,但是這種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有些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聰明,即使在學的時候,他並不比別的孩子學到的多,甚至理解起來還比別的孩子慢,但他懂得溫故而知新的道理,於是,學過一段時間後,他會有計劃的把以前學過的東西重新複習過,就是在這反複的複習當中,不僅加深了理解,可能還會理解到以前沒有理解的東西,因而在考試中往往能夠獲勝。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在古人的學習中地位非凡,吟誦之學倡之不衰。現在我們學習文言文,早已脫離了時代,脫離了環境,更應該靠“讀”來還原其意境。就像我們今天讀《論語》一樣,可能初讀不覺得什麼,甚至覺得晦澀難懂,但是,當我們讀了很多遍以後,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所學習的,某些觀點更是我們現代人所不能企及的。

毛澤東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日理萬機的社會主義建設時代,他都不忘記學習。甚至在他臥病在床的時候,仍然不忘記讀書。他一生閱讀的書籍達到萬餘冊,不但讀了那麼多的書,而且毛澤東還會背誦其中的某些原文,並運用到生活或者政治當中去,這正是他反複讀書的結果。

如今我們學習,一方麵要強調不斷的學習,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問和修養,這並非是為了做老師;另一方麵是要以史為鑒,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為政做官的人,都會從書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