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言行之道 讚美是征服人心的法寶(1 / 2)

第十三章 言行之道 讚美是征服人心的法寶

孔子說讚美的話誰聽了都會高興,但也需要我們認真去分析。在這裏如何分析暫且不論,我們隻來說說關於讚美。讚美確實是一件能夠征服人心的法寶,當我們對別人說出恭敬讚賞性的語言,那是對別人的充分肯定,當然會對別人起到鼓舞和激勵作用,能激發對方的潛能和積極性,使之內心產生美好和欣悅的情感,並對我們也有了相當的好感和善意。讚美是空氣中的氧氣,誰都需要。

在今天這物欲橫流、人際關係冷漠的社會裏,精神的慰藉成為人們心中最深的渴望。許多人不輕易對別人流露讚許的情感,讓美好的言詞壓抑在心底深處,人類情感的交流也就漸漸走向沙化的荒漠。人與人之間的肯定和讚許,能架構起心與心相通的橋梁。同事之間更要建立起溝通的道渠,做到心靈相通,互助友愛,多給些鼓勵和讚許,而不是互相拆台,或是彼此之間的明爭暗鬥。當矛盾不可避免出現時,不理智的謾罵和攻擊就會變成同事情誼走向盡頭的絞索。

有一位老板年年都為員工舉辦旅遊活動,有一年突然不辦了,原因是他每年都花大筆的錢,卻從來沒有一位員工跟他說:“謝謝老板!”有一位母親生氣地將稻草丟在飯桌上說:“我為家人煮了一輩子的飯菜,全家竟沒有一句讚美,這不是跟給你們吃稻草是一樣的嗎?”人生缺少讚美,就少了原動力。

在生活中,許多父母出於望子成龍,總是給他們的孩子太多的壓力,提很多要求,而很少讚美。當孩子的學習成績由不及格到及格,由及格到優良,父母可能會說:“你為啥不能拿滿分呢?”而不是說:“你進步很快,好樣的!”這時候,孩子多麼渴望你能表揚他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當你要求滿分的巨大壓力,像魔鬼一樣籠罩著他們的時候,壓抑、焦慮甚至是恐懼頻繁地充斥著他們幼小的心靈,試想,這種情形又如何讓孩子們幸福開心地走完他們的童年之旅?可想而知,這種伴隨著痛苦和鬱悶心情成長的小孩,能和父母產生的親密度理應極為有限,如此致命的家庭教育硬傷隻能在異化的心態下嚴重地耗散掉我們的親情和天倫之樂。更多的例子說明,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父母親、妻子、兒女相互之間也同樣需要讚美。毋庸置疑,人們之間的相互讚美當可成為人際關係趨向友好和改善的潤滑劑。學會讚美別人,必定能夠溶化人與人寒冷的堅冰,必定能洞穿相互間心靈的隔膜。讓我們聆聽到更多的讚美!讓我們品味讚美的快樂!

從前有個秀才,對別人專說讚美恭維的話,被人稱為馬屁精。那個秀才死後,閻王要割去他的舌頭,把他打入18層地獄。他命小鬼拘來秀才陰魂,對秀才大聲斥責:“你為什麼要恭維拍馬,我最痛恨這種人了。來人!把他的舌頭割去,打入地獄!”秀才連忙叩頭說:“大王息怒,小的實在出於無奈,世人都愛聽奉承話啊。像大王您這樣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聰慧過人,誰敢說半句恭維話呢?!”閻王聽罷得意地說:“對我說恭維話,諒你也不敢!既然這樣,那就免去你割舌之刑,留在殿中聽候調用。”閻王正是聽了秀才對他的讚美之辭,才免去了對秀才陰魂的刑罰,還準備給個差事幹。這雖是一則笑話,卻說明了一個道理:人人愛聽讚美之辭。就像孔子所說的:“聽了恭敬的話,能有不高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