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與上司的相處之道 眼神裏的玄機(1 / 2)

第4章 與上司的相處之道 眼神裏的玄機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往往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時,瞳孔縮小,目光刺人;在表示同情、驚恐和懷有極大的興趣時,則眼睛睜大,瞳孔也變大。

從人們眼神移動的不同方向也能看出一些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當他(她)的眼神向左下移動時,往往是在試圖回憶過去聽過的歌謠,或其他跟聽覺有關的事情;當他(她)的眼神向右下移動時,則是在回想運動等一些與肢體活動有關的記憶;當他(她)的眼神下意識地向左右做水平移動時,則是對偶然聽到的對話感興趣,試圖豎起耳朵聽得再清楚些。

人的嘴巴可以撒謊,筆更能撒謊,唯有眼神很難撒謊。於是,心理學家們就開始研究人們眼神隱藏的玄機,並將其研究成果成功地運用到偵破案件、管理等領域。

2007年8月22日上午10點,從沈陽北至廣州東的T12次列車慢慢啟動了。擔當此次列車安全保衛的沈陽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明彤哲大隊長和兩名警員,按照以往慣例開始對列車進行巡查。

當3名乘警來到17號車廂時,發現有5名青年男女圍坐在一起。明大隊長低聲跟兩名屬下說:“這幾個人眼神不大對勁兒,剛才有意和我回避,咱們過去查一下。”明大隊長有著多年的刑偵工作經驗,他剛一進入17號車廂,便放眼進行了一番“搜索”,當他的眼神從5名男女臉上掃過時,這些人的表情顯然很不自然,紛紛將目光移向別處,不敢與明彤哲對視。

聽到明大隊長的小聲囑咐,兩名警員不動聲色地向這夥人走去,一前一後將5名男女夾在中間。

“您好,請出示車票、身份證。”其中一名警員語氣低沉地對5個人說。一名染著金黃色頭發的男子站起身來,從褲兜裏一邊掏身份證和車票,一邊操著濃重的貴州口音說:“我們是一個村子的,一直在沈陽打工……”

這時,明彤哲從該男子身後走來,一把接過他的身份證,盯著他的眼睛問:“你們在哪裏打工?幹什麼工作?”

“黃毛”一聽,眼神不由得向右上方瞟了一下,磕磕巴巴地說:“我們是在一個工地幹活。”明彤哲又向一名帶著耳機聽歌的女孩問:“你們在什麼地方工作?”女孩連忙摘下耳機,眼神飄忽不定:“我……我們,在一家公司上班啊!”幾個人一看這陣勢,臉色一下全白了。

見此情況,另一名警員厲聲道:“把攜帶的包裹打開,接受檢查!”當打開第一個行李包時,裏麵裝了滿滿一兜子的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手機、手表。5名男女在行李包被打開的一瞬間,頓時變成瀉了氣的皮球。

明彤哲大隊長正是由於讀懂了罪犯的眼神才非常順利的將他們一舉抓獲。人在撒謊的時候,為了捏造一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會有意識地在大腦內“搜索”語言。大家都知道,負責語言係統的是左腦,而左腦又同時管理著右半身的肢體活動。當人在有意識地組織語言時,眼神會不由自主地向右上方移動。如果是實話實說,負責思維的右腦就會處於活躍狀態,右腦負責支配左半身,所以當大腦一邊搜尋記憶一邊作出回答時,眼神通常會不由自主地向左上方移動。但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左撇子。左撇子即便眼神往右上方瞟,也未必就能斷定是在撒謊。

眼神不僅對於警務人員辦案有很大幫助,而且對身處職場的我們也同樣重要。在職場中,最需要建立良好關係的人莫過於下屬跟自己的上司了。有時候一個眼神的親切交流,會勝過無數次的語言溝通,它能使下屬與上司的關係獲得出乎意料的進展。因此,讀懂上司的眼神,學會與上司用眼神進行溝通,不僅會使下屬與上司之間的信息交流保持通暢,更有利於搞好下屬與上司的關係,進而提升下屬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