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本心為佛(2 / 2)

在場喇嘛們精通佛學,自然都明白法尊回答的意義,雖非完美,可確實不失為一個好答案。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回答了白庸的提問而感到高興,因為在一開始,他們可是將白庸當做魚腩來對待的,還立下誰贏就聽誰的賭約,一點沒有將白庸放在眼裏,結果呢?

被人家好好上了一課,要不是法尊開口,密宗這次的臉就丟大了。

而且如玄伽羅、雲何不思議等思維敏捷的上師,也想起了一開始白庸提出的問題,即是“問佛”。結果繞了一大圈,答案還是回到了,這其中是否有他故意為之的可能呢?

眾僧不去想,也不敢去想,隻是額頭沁出的冷汗變得更多了,長年來的禪定功夫在這一刻顯然有些薄弱。

這時法尊環看四周眾僧,有的頹喪,有的後悔,有的氣憤,大失佛心,於是用如同暮鼓晨鍾敲響的聲音道:“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四諦如聞獅子吼,雲雷一響法音傳。眾僧均覺靈台一清,各種煩惱雜念消除,沉靜下心來,雙手合十口中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這時白庸道:“有一物正好物歸原主。”

然後在眾人目光下,他拿出了《梵天諸佛印》的原本**,並解說了一番關於當年毘迦天與禪音寺的恩怨。但隱藏了自己修煉了上麵的功法,並悟出五蓮聖功的事情,畢竟這種事說出來,對自己的立場反而不利。他現在體內的是萬屠元功,一身道家真氣濃厚沛然,倒也沒人產生懷疑。

玄伽羅與雲何不思議對視一眼,均是明白,此回算是徹底輸了,對方一手**āng槌一手胡蘿卜用得巧妙,先是在己方最擅長的領域提出問題,雖然最後沒有贏,可白庸是以一人對上一群人,傳出去天下人讚揚的也是他,而不是密宗。然後又將密宗流失多年的鎮道**殘篇帶回來,施以恩惠,這麼一來基本上是達成目的了,除非密宗不要臉。

兩位殿主心中皆有不快,玄伽羅不用說,雲何不思議縱然是站在不出兵的一方,可下意識中也是想借此機會敲詐正道盟一番,以施恩者的身份進行對話,如今則失去了那份優勢。白庸以實際行動表明,正道盟人才輩出,完全不怕密宗,哪怕隻是表麵上。因為天下人所注重的,恰恰是這表麵上的名聲。

心想接下來便是要談判聯盟事宜,在佛辯上輸了一籌的玄伽羅有意刁難,於是道:“多謝施主完成了本門前輩的遺願,不過感謝歸感謝,公sī必須分明。”

他想將歸還《梵天諸佛印》一事當做對毘迦天的恩情,而非密宗,這樣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就能占到一絲便宜。可惜還沒等他正式引出話題,就聽白庸道:“此番前來,尚有一茶問,還請大師看在完璧歸趙的份上,不吝指點mí津。”

他收斂笑容,正襟危坐,身上散出嚴肅對待的氣息。

來了眾僧心中躍出同一個想法,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問題,剛剛不過是拋磚引yù,剛剛安定下的心靈再度繃緊,個個打起精神,嚴正以待。

雲何不思議看到師兄弟們一改先前自信滿滿的表情,反而拿出xiǎo心提防的態度,心中另有想法。從對方的立場來講,應該一開始就提出正題,如此還能利用己方xiǎo覷的心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對方偏偏反其道而行,先以下馬威引起我等重視,再提出正題。由此可見,對方對接下來的佛問非常有自信,能從正麵問倒我等。

白庸不但要贏,還要贏得無可非議,剛剛的平局顯然還不能滿足他的預想。

如果是一開始,雲何不思議會覺得對方狂妄自大,可現在隻會提醒自己,要更加xiǎo心謹慎。否則一旦失手,密宗就真要名譽掃地。

在眾僧無比重視的目光下,白庸拿出一壺早已準備好的茶,以及四個杯子,問:“不知哪位大師親自前來品茶?”

這時,雲何不思議下方的一名喇嘛摩柯識出來道:“xiǎo僧對中原茶道略知一二,便由xiǎo僧一品施主香茶吧。”

玄伽羅也點點頭,他知道在場弟子中,摩柯識是真正稱得上茶道宗師,至於他若回答準確會給雲何不思議那邊帶來話語權,已經不在考慮之中。比起內部的爭權非議,相比之下,顯然還是對付外敵更為重要。

白庸的步步進bī,令密宗對立的兩派放下所有成見,共同聯手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