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損壞財物 碎玻璃引發的思考(1 / 2)

應急講話之損壞財物 碎玻璃引發的思考

直言現時

“砰”的一聲,玻璃窗天女散花般地落地,引起一幫學生的圍觀議論,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曆數王同學入校以來的種種惡行。

的確,入校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王同學便先後使出“無影腳”踢壞教室前門,“神投功”拿粉筆砸人,搞得教室內滿是“彈殼”,“倚天劍”揮舞小刀殘殺班級仙人掌,這次又誘使同班同學“鐵拳碎玻璃”。然而,他的這一係列舉動竟冒出了一部分的追隨者。他的“勇敢”已經給班級帶來了不良影響,消除此種影響迫在眉睫。除了對王同學本人的批評教育外,有必要給全班同學就班級公德心上一課。趁著“鐵拳碎玻璃”的餘熱,輿論之花已開,機會時不我待。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入學有一段時間了,大家的學習生活也都平靜有序,但時不時會有一些事打破寧靜,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我想教室裏無辜的碎玻璃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當然不是“碎碎平安”,趁這個機會和大家探討交流一下想法。

【明晰事理】

1. 不能一錯再錯。

人們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錯一次不要緊,但要懂得知錯就改,知錯就停。王同學之前就因無故踢壞教室門,弄死班級植物被批評教育過,今天又誘使同學“鐵拳碎玻璃”是錯上加錯。這種肆意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不僅會使自己和他人受到學校的責罰,而且會給全班同學帶來極壞的影響,認為隨意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沒什麼大不了,形成不正確的行為價值觀。其他同學決不能隨意效仿他的行為,應引以為戒,以免重蹈覆轍。

2. 追本溯源。

一個人的行為往往跟其成長的環境有關,調查顯示那些喜歡肆意破壞的人大都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和控製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自私心理的宣泄。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通過破壞財物或違反相關規定來獲得滿足,說明了這類人通常心理自私甚至有些扭曲。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時改變這種自私的習慣,將會導致以後人格上的缺陷,因此一定要警惕這些行為的發生。

3. 責任心與公德心。

一個人的責任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成就,一個班級同學的責任心很大程度上體現出這個班級的凝聚力。班級是由同學們組成的,你們都是這個班級的一分子,理應對班級有相應的責任心和公德心,維護好這個班級的利益。放任自己損壞班級的公共財物,漠視需要一起共同維護的班級規章製度是缺乏班級責任心和公德心的體現。久而久之,這樣的人也容易出現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不負責任。

【對症下藥】

1. 明辨是非。

作為班級裏的一員,要很清楚你是班級的一分子,因此要多做有益於班級之事,少做不利於班級的事。有些同學往往缺少是非判斷能力,這個時候希望大家不要跟風,切忌人雲亦雲,人做亦做。日常生活中多交良師益友,多培養自身對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能力,多點理智和智慧,這樣才不至於隨波逐流,免於為自己的“愚蠢”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