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家庭變故 我也來自單親家庭(1 / 1)

應急講話之家庭變故 我也來自單親家庭

陳建光

直言現時

剛到學校任教時就聽說這鎮上的家庭有不少是離異的。擔任班主任的我,做了一番家庭調查,確實如此,讓人擔心。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觀念的更新,我國單親家庭逐年增多。形成單親家庭的原因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如離異、喪偶、未婚先孕等。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個場所,這個環境的優劣將對他們的身心產生重大的影響,一個完整的家庭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對於這些單親的孩子,怎麼去填補這個缺失呢?我認為不單單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予以他們正確的引導,塑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作為班主任,我立馬著手。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我做你們的班主任也有一段時間啦,大家除了我的性別和姓氏外對我了解多少啊?好吧,接下來讓我自我介紹下吧!

1. 正視自我。

看得出我比你們大不了多少,作為一個80後的我來自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更不幸的是,我從小就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父親。所以,我也來自單親家庭。當時我年齡雖小,但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值得我“欣慰”的是我有幾個和我同病相憐的同學,我們之間相互鼓勵,相互幫助。不能改變的你沒辦法,能改變的就要去改變。作為有意識的社會人,你要去適應社會,爭取活出自我。

2. 你來自單親家庭。

如果你來自單親家庭,你會怎麼看待自己?

(甲同學:“我會像老師一樣,想想其他比我更慘的人,比如說人家雙親都沒了,我有個單親就非常幸運啦!”乙同學:“天生我材必有用,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3. 怎樣對待身邊單親的同學和朋友?

如果你知道你身邊有好幾個同學和朋友都是單親的,你怎麼看待並對待他們啊?你會看不起他們並取笑他們嗎?

(甲同學:“我不會看不起他們的,相反我會去關心並幫助他們。”乙同學:“單親不是他們的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上的話,同學們說得真好。

【對症下藥】

同學們,老師接觸發現單親的學生有3種類型:一是沉默不語型,他們最缺乏的就是親情、溫情、愉快的心境和歡樂的笑聲。故此,父親或母親、老師、同學的關心、愛護是醫治這種類型學生最好的藥方;二是脆弱型,這類型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極差,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學習毅力不堅定,遇挫折後很難振作起來。故此,除了要求家長規定孩子做家務活,讓他們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外,老師和同學們的幫扶、鼓勵也是不可或缺的。三是品德不良型,這種類型的學生不易接受學校、家長正麵積極的教育和評價,他們一般品德、學習都比較差。故此,老師不應以教育者自居,而要放低身姿,用學生說話的方式、口吻與之進行溝通,同學們也不應該對其另眼相待,使他們破罐子破摔,而應滿腔熱情地包容和接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他們拉一把或推一把,或將影響他們今後所走的道路。

總之,大家都生活在一個班級,都是同學,畢竟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單親同學的健康成長是大有好處的。

【結束語】

同學們,由於各種原因,你有自己無法改變的東西,此時你隻能傷心難過一時,但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做自己能做好的。另外,無論我們的同學有怎樣的家庭,既然和你做同學,那就是緣分。你一輩子能有幾個同學啊,同學之間就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你走在大街上,認識幾個人啊?全球有那麼多人,你認識幾個啊?同窗情難忘,同學之間相互幫助,你幫助了他,若幹年後他或許也能幫到你。

當作者了解到自己班上很多學生的父母都已離異,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後,他認識到這些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需要對他們加以必要的引導。對於作者來說,其自身的經曆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作者的父親因為車禍過早地離開了他,讓他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教師的自我開放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

“假如你來自單親家庭”“你如何看待來自單親家庭的同學”,作者的兩個追問讓每個學生有所思考。這樣,可以拉近學生間的內心距離。作者通過這樣的講話,可以進一步營造團結、協作的班集體氛圍,讓大家在和諧的班集體中更好地成長。

不過,作者要注意的是,要讓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覺得自己也是正常孩子中的一員,不要給他們貼上標簽,否則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因此,教師在關愛這些學生的同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保護學生的自尊,采取他們樂意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