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每個同學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變數,並不意味著你現在幸福就永遠幸福;也不意味著你現在不幸就永遠不幸。所以我們要冷靜思考,我們班哪些同學已經遇到了哪些困難,我們還可能遇到怎樣的困難,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已經遇到困難的同學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1. 父母離異或早逝。他們得不到父母的吻,得不到父母的擁抱,得不到父母的禮物與祝福,更得不到父母天長日久的關懷與照顧。甚至他們想對父母說話卻都無處傾訴,他們遇到困難和煩惱時得不到父母強大的幫助。
2. 父母遠離孤獨留守。他們會非常想念父母,渴望父母陪她們玩耍,幫他們輔導功課,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的安全與溫暖。
3. 身體矮小、醜陋或殘疾。因自己的容貌、身材或外形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由於缺乏自信而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甚至滋生奮鬥無用論,消極無為,巴不得淡出同學和老師的視線。
【愛的瞭望】
也許在我們的班級中,我們許多人還是幸福的“王子”,暫時生活在愛的溫床中;也許我們有人已經不幸暫時淪落為“乞丐”,暫時生活在黑暗與苦難中,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不管你是前者還是後者,我們都要鼓足勇氣,迎接上帝的考驗,迎接人生的挑戰。
1. 假如我還是王子。
珍惜眼前所有,努力學習,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讓自己更有力量或更有信心,迎接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更重要的是不能對已經遇難的同學施以冷漠或者嘲笑鄙視,那是短視和庸俗自私的表現,懂得關愛別人是一種心胸與高尚。
2. 假如我已經是乞丐。
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相信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即使上天為我們關上一扇門也會給我們留一扇窗——因此耳聾的貝多芬也能成為音樂巨子;海倫?凱勒眼盲心亮,她的精神照亮了全世界……
要相信自己並不差,努力發掘自身優勢,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結束語】
這個世界總是如此矛盾而多元,時而晴空萬裏,時而陰霾彌漫;既有群芳爛漫,必有落紅遍地……春的明麗也罷,冬的慘烈也罷,禍福常於旦夕間,如能煉就一顆磐石之心,便能閑庭信步寵辱皆忘。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孩子們,我們要相信挫折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們要相信苦難是化妝的祝福,它會成為我們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的利器,讓我們到達遙遠的成功的彼岸。
當下,農村裏單親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比較多,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這些孩子在學習願望和精神狀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他們也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為了讓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作者巧借周國平的人生寓言《乞丐王子》開展了一次主題講話。通過這個人生寓言,作者讓學生明白,人生有很多起伏,“王子”和“乞丐”是兩個極端,但是,人生的很多壓力和挑戰是必須麵對的。
作者結合這一寓言,讓大家認識到自己不能選擇家庭,今天的苦難,很可能為今後的成功打下基礎。作者還可以跟學生深入討論“苦難”的問題,要讓學生理性看待苦難,而不要刻意強調苦難的積極作用,否則也會誤導一部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