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一場“武鬥”
直言現時
9月3日,新生開學第三天。中午,我走進教室門口,隻見張同學正在號啕大哭,悲憤難抑,白色校服上滿是泥土的汙跡,周圍不少同學不時投去關注的目光。輕聲詢問緣由,張同學悲咽著大聲吼道:“我不要你管,我自己會解決!”再三詢問,還是這樣的回答。旁邊有同學小聲說:“老師,他剛才被人從教室裏拖出去打了一頓。”原來是一起打架事件,張同學是被打之人。
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大致是張同學和其他班級一名學生產生了誤會,對方揚言約架,張同學在解釋無效後也向對方“許諾”道“打就打,誰怕誰呀”,且約好幫手打算放學打架。對方一見,先下手為強,遂在中午衝到教室裏直接挑戰。
青春期的學生情緒容易激動,不服氣也不服輸,同時容易意氣用事,一旦有矛盾,經常用拳頭說話。讓人深思的是,進入新學校的第三天就如此“激情”難抑,用一場預謀的打架事件送給新班級和新同學,在班級中造成了不良影響。更讓我深思的是,在事件發生時,班級同學本可以阻止張同學被帶出教室,不讓事態惡化,或在打架事件發生後主動來報告老師。這些都說明迫切需要加強學生對於打架這一行為的認識和應急處理。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今天中午在我們班級發生了一起打架事件,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現在我們一起來談談應該怎麼看待打架這樣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張同學和另外班級的戴同學因一些小事產生誤會,解釋無效後,雙方約架最終造成打架事件。
【提出問題】
同學們,打架是一個性質比較嚴重的行為,我們應該深思。這起事件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張同學和我們有沒有責任?(學生露出不解,張同學和戴同學打架怎麼我們有責任)
【表明立場】
老師認為,張同學有責任,我們也有責任。理由有三:
1. 在打架發生前,這次事件本可以避免。如果張同學主動向老師說明情況,打架還會發生嗎?明知道這件事情會發生,非但不想辦法去預防,反而促其惡化。這不是勇敢是蠻幹,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打架事件還給班級同學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新班級、新學期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是對班級的不負責任。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委屈,這個委屈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2. 在打架發生時,這個事件也是可以製止的。戴同學是從班級裏拖走張同學的,當時教室裏肯定會有同學在,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出麵製止勸解,我們的張同學就不會挨打。我們是一個集體,集體的成員互幫互助這是每個人的責任。
3. 打架發生後,沒有誰主動向老師報告。這是一個緊急事件,雙方造成的傷害不大,萬一遇到其他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事情時,我們該如何辦?發生意外,遇到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要向老師報告,尋求幫助,這也是我們的責任。老師看到大家關注的目光,相信下次我們會履行好自己的責任。事件發生後,張同學還想著自己解決。我想,他的解決方式無非是找人報仇、報複。同學們想想,如果事態這樣發展下去,會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同學們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