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不做衝動的犧牲品(1 / 2)

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不做衝動的犧牲品

直言現時

雨天,午飯後。小孫在教室幫別人清理雨傘上的水滴,不小心打濕了小曾的作業本。小曾嫌小孫沒有道歉,就生氣地把一瓶水倒在小孫的桌子上。小孫大怒,與小曾扭打在一起。因為小曾力氣小,打不過小孫,便從同桌抽屜裏拿了美工刀去刺小孫。小孫躲避不及,刀刺在手指上,鮮血直流。

我得到消息後,馬上趕赴教室,看到傷勢非常嚴重,就立刻開車送小孫到醫院就診。路上問小孫情況,他講了過程,還一再強調自己也有錯,請求不要上報學校,不要處分小曾。診斷後,醫生說傷勢嚴重,須住院治療一周。我通知雙方家長,安排好以後回到學校找小曾問話。小曾一再為自己開脫,把責任往小孫身上推,我感到很生氣;但看到他恐懼的神情,我沒有責備他。我決定借此機會到班級進行公開教育。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今天中午發生這樣嚴重的傷害事故,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大家肯定很關心小孫的傷勢,我現在就簡單介紹一下。醫生說,小孫有三個手指受傷,小拇指傷口最深,傷及筋骨,所幸手筋未斷裂。現在他正在手術室做手術。醫生說住院一周即可康複,請大家放心。現在我想談談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細節剖析】

今天下雨,大家都擠在教室裏,難免發生磕磕碰碰。小孫幫助同學擰雨傘,值得肯定,但弄濕小曾的書本沒有道歉,確實不妥。我想,如果小孫道歉了,或許就不會發生這麼糟糕的事情。

接下來,小曾為發泄心中怒氣,故意把一瓶水倒在小孫的桌上,導致言語衝突迅速升級為肢體衝突。如果小曾此時能克製一下,或者旁邊的同學能迅速把他們拉開,事情就不會繼續惡化。小曾在扭打中沒有占到半點便宜,於是拿了同桌小馬的美工刀,刺傷了小孫,造成嚴重傷害事故。如果小馬能遵守學校的規章製度,能聽從老師的屢次告誡,不私藏刀具,又怎會造成如此惡果呢?

【責任認定】

大家想想,事情的起因不過是小小的雨傘事件,我們本來有很多機會可以阻止這起傷害事故的發生,可我們都沒有抓住。如果小孫能禮貌些,小曾能寬容些,兩個人都能冷靜些;如果旁觀的同學能及時勸解,小馬能按規定早早上繳美工刀,我作為班主任能提早到教室巡視,悲劇就不會發生。所以,當事雙方不要把責任推給任何一方,最好的方法是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好好反思,吸取教訓,這才能阻止傷害事故的再次發生。

【換位思考】

在去醫院的路上,小孫的手指一直不停地流血,他非常害怕,不停地問我:“老師,我的手會不會殘疾?我很疼很疼,我的手是不是已經斷了?”我一直安慰他不要擔心,醫生一定會治好的。他還懇請我:“能不能別把事情上報學校,不要處分小曾?我自己也有錯的。”聽了他這句話,我非常感動,可為了安慰他的情緒,我硬是忍住了快要流下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