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試場舞弊 讓誠信伴隨你考試(1 / 2)

應急講話之試場舞弊 讓誠信伴隨你考試

直言現時

今天是學校期中質量調研的第二天,離最後一門學科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桌上的手機響了,發現是劉老師發給我的信息:你們班的顧同學和李同學在社會考試中作弊。這個消息讓我很意外,這兩個女生是我班的優秀生,在班裏和年級裏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平時的品行都是相當不錯的,我很難想象當時她們作弊的情景。我迅速思考了一下學生作弊的動機,顧同學社會學科較薄弱,最大的可能是這次考完要召開家長會,學生怕在家長那裏無法交代,就出此下策,因為據我觀察該生的媽媽平時對她要求很嚴,是給孩子帶來很大心理壓力的那種。學生考試作弊,是學生學習上的一種不良行為,不僅會助長部分學生投機取巧的心理,還會腐蝕他們的思想品德,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我作為班主任必須重視這次的作弊現象,從正麵引導學生考試中要講誠信。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我們這一輩子要經曆很多次考試,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取得好成績,盡管每個人都想去取得一份好成績,但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而我們有的同學卻因圖一時的虛榮或是僥幸而丟失了誠信。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就沒有了尊嚴,下麵我們談談誠信考試。

【正確引導】

1. 考試的目的性。

考試,作為一種較好的相對公平的測試評價形式,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各級各類學校。為什麼要考試?首先,測試你對某門課的掌握程度;其次,測試你的學習技巧和記憶力;再者,評估老師的教學質量,了解哪些教得不錯,哪些需要加強; 最重要的是,測試你是否誠信!

一次次的考試,一次次的檢驗,可以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弱點,改正自己的缺點,促使我們今後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成績更加進步,這樣才能給予我們更多挑戰考試的自信。但是如果這一次次的考試都是虛假、不真實的,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真正找到這份自信呢?這次考試考砸了,可以下次再努力。但品行上如果沾上了汙點,又豈能輕輕地拭去?

2. 誠信做人。

誠信,是社會人際關係的精神紐帶,也是人際關係的最高原則,它不與仁、義、理、智四德並列,而是它們的綜合體現。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誠信是道德範疇和製度範疇的統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道德責任,是為人處世之本。作為我們學生必須具備誠實守信的品德,方能在日後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指導對策】

1. 科學複習,積極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