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恐懼心理。有的同學害怕考得不好,父母會責備,老師會批評,這才想到要作弊。大家要知道,如果這次沒考好,就應該要更加努力學習,爭取在下次考試中有進步。靠作弊取得的成績,可是換不來老師和家長的誇獎的。
3. 僥幸心理。還有的同學看見別的同學作弊,心癢手也癢,就想“賭一把”,結果就下意識地作弊了。這些同學下次要注意了,如果再發現有同學作弊,你不要“學樣”,而應該向監考老師報告,及時幫助作弊的同學停止他的錯誤行為。
【延伸教育】
同學們,考試作弊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下定決心改正,不僅影響你們的學習,而且有可能影響你們一輩子。考試的意義,是為了把大家分成三六九等,還是為自己、為老師、為家長爭得榮譽?這些都不是!考試的目的很簡單——師生據此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從而知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查漏補缺,僅此而已。考試成績不是老師、家長評價你們的唯一標準,你們的待人熱情、正直善良、樂觀幽默、善於與人合作、藝術細胞豐富、管理能力突出等優點,老師都是非常關注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一切,為了高分而選擇作假的行為,是沒有必要的,更是一種不誠實的道德表現,所以,今後,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講誠信。同學們要做誠實的孩子,不說謊,不弄虛作假,不投機取巧,凡事說到做到,誠實麵對自己的學業試卷,麵對自己的人生考卷!
第二,愛學習。要認認真真地學習,踏踏實實地做作業,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弄懂,遇到不會的題目要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直到弄懂為止。
第三,不違紀。要遵守學校的各項紀律,也要遵守考試紀律,在考試中認真答卷,不夾帶小紙條,也不偷看別人的答案,考出真實水平。
【結束語】
同學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隻要知錯就改,堅決改正,就還是好孩子。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考試,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如實麵對自己,努力做一名誠實上進的好學生!
當發現自己班級裏有學生在考試時候作弊,作者沒有專門去批評這些學生,而是麵向全體學生,進行了一次主題講話。
作者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反對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在考試中取得進步的學生。並強調了考試作弊是“不誠實”、“不公平”、“不進步”的“三不行為”,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在此基礎上,作者向學生分析了考試作弊的原因。
確實,作者條分縷析了有關考試舞弊的前因後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解決了學生的困惑。但如何“導之以行”,把杜絕考試舞弊落到實處並持之以恒貫徹始終?作者除了在班級裏營造正確的輿論外,恐怕更應用相應的班紀班規予以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