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好運氣”的解讀(1 / 2)

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好運氣”的解讀

直言現時

我班有位同學,她每次到考試的時候幾乎都要請假。尤其是放假之後返校的那些作業檢測考試時,請假頻率尤其的高。剛開始的時候,她媽媽電話打過來說:“老師,我女兒生病了,頭很疼,我要帶她去醫院。”後來第二次的時候,我也沒當回事,這人生嘛,本來就是無巧不成書的,說不定還真是運氣“太好”了,每次要考試了,“病魔”就來敲她的門了。說實話,老師打心底裏同情這個女生,也很為她以後的身體健康擔憂。但是直到第四次請假,我發現她媽媽的語氣發生了變化,她說:“老師,真對不起,我也不知道她怎麼了,經常要請假,我帶到醫院去檢查,什麼問題也沒有,醫生覺得奇怪。這是不是連科學也解釋不了的毛病啊。”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還真相信這可能是醫學界也解釋不了的疑難雜症,醫學界的事誰知道呢。直到有一天,我偶爾看到了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我們請同學們來分析看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其實,這並不是所謂的醫學界難以解釋的疑難雜症,隻不過醫生除了聽診器之外,可能還得去學一學心理學。這是考試焦慮的典型症狀。焦慮是一種常見情緒反應。這是一種缺乏客觀原因的期待性緊張不安和擔憂,預感到即將大禍臨頭又難以應付的不愉快情緒。其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幹、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狀。

【刨根問底】

1. 首要原因:肚裏無墨。

平時學習不踏實,等到要考試的時候,心裏越來越緊張,導致自己生理機能發生變化。又正值夏天,在室內空調和外界高溫的反差下,中暑連帶著焦慮一觸即發。當事人理所當然地就診斷自己是身體不適,潛意識裏就讓自己生病了,從而逃避即將到來的“災難”。

2. 次要原因:心理因素作怪。

其他同學肯定準備得很充分吧,他們一定能考好。我完蛋了,我肯定考不好,怎麼去見父母,怎麼麵對同學啊?當然父母對你的信任也是一個原因。你想有哪一位父母可以容忍兒女請假三次以上,去醫院檢查不出問題卻仍然相信女兒身體不舒服,相信肯定有什麼不明病因而盲目支持她。可以說,你欺騙了愛你最深,對你最信任的父母。雖然這並不是你本意,隻不過實在沒辦法去麵對所謂的“災難”了。

【臨場那些事】

1. 空白的腦子。

有時候我們準備充分,卻依然抵擋不住內心對考試的不明焦慮,腦子一片空白,原本都會的一些知識點,忘記得一幹二淨。

2. 緊張的氣氛。

其實很多時候,人的緊張不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說一個初三畢業生,在參加中考時他說不緊張,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中考時你看那一張張的條幅“預祝初三學子取得佳績”“中考直通車”“中考綠色通道”“沉著冷靜,先易後難”等;陌生的教室位置;陌生而嚴肅的監考老師;其他同學臉上自信的光芒(雖然有些是裝的);中考場地外黑壓壓等待著孩子的父母軍團。能不緊張?除非你不是人(學生笑)。此時你該如何緩解這突如其來的緊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