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與焦慮抗爭
直言現時
初三的學生即將麵臨中考,時常聽到學生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好擔心自己考不好”、“這幾天我都睡不好”、“我還有好多內容沒掌握”……也有學生平時的練習完成得都不錯,可是一到考試卻出現很多的失誤,於是學生焦慮了,父母緊張了,老師著急了……
考試是教育和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中學生校園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考試是一種檢驗,因此,它會給大多數學生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產生心理緊張和焦慮。適度的焦慮可以成為一種激勵因素,激發學生更加努力學習;而過度焦慮,則會破壞個體的心態平衡,影響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因此,作為班主任有必要讓學生了解過度的考試焦慮的危害,使學生有一定的調節意識,並且能知道自己的考試焦慮源自哪裏、成因是什麼,而老師也能指導他們用相應的方法去調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培養他們在以後的小考大考麵前能從容不迫。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中考臨近,我經常聽到同學們煩惱的呼聲,感歎著時間不夠用,以及對於即將到來的考試的擔憂,感受著大家緊張焦慮的情緒,我也很擔心這樣的情緒會嚴重影響大家的學習效率,在此,老師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視成因】
俗話說,世間萬物皆有源,追根究源,才能解其根本,我們來了解一下考試焦慮的成因。
1. 心理原因。
心理壓力過大,有的同學會擔心考糟了要被家長或老師批評,有的同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還有的同學在考試中求勝心切,於是越急越錯。
2. 生理因素。
生理上主要是考前過度疲勞,或平時缺乏鍛煉,身體素質太差,再加上一緊張,就會出現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等狀況,影響大腦供血;也有的女生因特殊的生理原因,身體不適而造成“怯場”。
3. 應試技巧。
另外,因為自己的基本知識和解題技巧掌握得不牢固、不熟練,“胸無成竹”,造成考試時手足無措;同時,缺乏正確的應試方法,被某些生疏的、有難度的題目嚇到了,過分誇大困難而造成焦慮。
【從容調適】
對症下藥需良方,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調適考試焦慮的方法。
1. 成功體驗。
要給自己成功的體驗,這個原理就像大家上樓梯,將樓梯的最上端視為成功的話,是不是要踏上最下麵的一級才可以漸漸上去呢?將每一級樓梯視為一個成功,每次登上一級樓梯就等於一次成功的體驗,給自己越來越多的信心,讓自信推著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