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棧道激鬥(上)(1 / 2)

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船在水流湍急的嘉陵江疾行小半夜,天色方才微蒙,船已到達了目的地。

夜裏的暴雨漸漸小了下來,華星塵一行人走出船艙,隻見天空蒙蒙亮的辰光下仍在下著細雨,光影交錯間猶如千萬枝銀針直射而下。遠處的天邊還點綴著點點殘星,在這天地簾幕間若隱若現。

華星塵望著這難得一見的美麗雨景一時更覺心胸舒暢。

眾人下船陸行了約莫半個時辰,隻覺道路漸漸難以騎行,這時百草翁道:“公子,再往前走一陣便到劍門關了,進了蜀道,我們便隻能步行了。”

華星塵奇道:“我們此刻走的不是蜀道嗎?”

百草翁解釋道:“公子誤會了,我所說蜀道乃入劍門關後由隆慶府直到成都府的這一段,是世人口中蜀道中最為奇險的一段。”頓了頓,又接著道:“我們世代居於蜀地之人一般所言蜀道便是指這一段。”

華星塵點頭笑道:“如此倒是我寡聞了。”

百草翁道:“怎能說恩公寡聞,隻是恩公久居中原,從未踏足蜀中,不知此節罷了。”

華星塵笑著搖頭不語,心道:“這你就錯了,我可是到過四川的,隻不過是在幾百年後就是了。”

華星塵當然知道蜀道有廣義狹義之分,卻真不知道有百草翁所說這樣子定義的蜀道。他記得古蜀道基本可分為兩道,從關中通過秦嶺通達漢中的道路“褒斜道”和從漢中穿越秦嶺、巴山餘脈而直達成都的“金牛道”。他們現在走的就是“金牛道”。

想到“褒斜道”,他便記起當初大勝關時朱子柳使出的“褒斜道石刻”。那位大理國故相倒也是個人才。

眾人繼續前行數裏,此時雨歇風停,紅日普照下一座雄偉奇關赫然在望。

兩邊翠柏摩雲,環崖高聳,中間一座大關樓。正是有“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之稱的“劍門關”。

眾人來到關前,通過守衛檢查,這才入關。

進入關鎮,眾人找了家食店,一嚐赫赫有名的“劍門豆腐宴”。華星塵覺得由於調料的原因這時候的豆腐味道上雖不如後世,但那種川蜀風味卻更勝三分。

寄存好馬匹後,幾人繼續上路。

百草翁在前帶路,幾人猶如一頭撲入了一片柏海綠泊中,路旁雲環聳翠,放眼隻見頭頂方寸之天,一路盡被濃蔭所裹。

老柏參天合,人行翠幄中。華星塵走在這後世聞名中外的世界奇觀“翠雲廊”上,恍惚間好像回到了二十一世紀時騎著單車徜徉於這濃蔭裹道之上。後世的“翠雲廊”幾與現在無二,一樣的濃蔭裹道,一樣的古色古香,一樣的韻味悠長。

小龍女本自賞望這廊道風景,卻敏感的感覺到華星塵異樣的心思,握住華星塵的手緊了緊,看著他,眼中滿是溫柔關切。

華星塵一愣,回過神來。

不一樣,不一樣了。華星塵微笑著握住她的手,那時候自己單身一人,現在卻是牽著她啊。隻是如果可以的話,他更希望她可以坐在他的自行車後座上,摟著他的腰。而不是現在這樣追尋著記憶走在這條古道上。

隻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啊!華星塵心中輕歎一句:回不去了。

他掃開心中這點點陰霾,高聲吟道:“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裏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陰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

方自吟罷,便聽一聲叫好!

胖子高聲連讚三聲道:“好!好!好!”其聲抑揚頓挫,餘音飄蕩。

頓時驚起一片飛鳥出林。

飛魚子道長無視百草翁三人臉上的怪異神色,麵不改色的繼續挑拇指歎道:“師傅真不愧是英俊瀟灑勝潘安、**倜儻賽宋玉、才高八鬥過子建的一代傳奇啊!此詩道盡了這劍州路柏的一切神髓啊!”

“而且!”胖子一臉嚴肅狀,“‘翠雲廊’,這名字豈不比‘皇柏’、‘張飛柏’、‘劍州路柏’更雅致!更合景!更好聽嗎!?從今以後,這段蜀道便叫‘翠雲廊’!”

“老翁,老陳,韓大姐,你們可得多多幫忙宣傳啊。”

三人麵麵相覷,被胖子叫作老陳的中年人咳了一聲,這才道:“好。”

華星塵則感啼笑皆非,胖子這家夥的馬屁功夫當真已是出神入化了。但又不不得不感歎這家夥肚子裏確實有些東西,能夠道出這首詩的詩名,還能將“翠雲廊”安在這劍州路柏的頭上。

不由重新審視這胖子,看來這胖子怕沒他自己說的那麼簡單。

對胖子的這個做法華星塵不予理會,其實他心裏是持默許態度的。他一路走來,對各處地形默默查看牢記,心裏也早有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