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當然不是一生下來就叫王二。
當年, 他被白蘇買了下來。
白蘇問他姓什麼叫什麼。
他說隻依稀記得家裏姓王。
白蘇翻遍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說:“你姓王,又是我們有間客棧的店小二,姓王的店小二, 當然要叫王二了!”
王二嫌棄這名字難聽:“我不要, 這名字一聽就又土又俗, 一點文化水平都沒有。”
王媽不樂意了:“少爺起的名字天下第一好,你要是不願意, 叫王小貓, 王二狗也行。”
王二:“……”
因為名字,這些年來也鬧出不少誤會, 剛開始經常有左鄰右舍搞錯,以為王媽是王二他媽。
王二:“……並不是。”
鄰居奇怪:“王媽姓王, 你也姓王,她不是你媽是誰?”
王二:“武大郎姓武,你也姓武,你媳婦叫潘金蓮嗎?”
鄰居敗下陣來, 無話可說。
時隔多年, 想起這個糟心名字的由來, 王二依然意難平,耿耿於懷道:“為什麼人家的名字都又美又颯,我的名字就這麼平平無奇。”
白蘇喝了一口茶, 安慰他道:“認便宜吧, 我那時候才識得幾個字?沒給你起個王二狗子就不錯了。”
既然開了個話頭, 台下觀眾轉而對二十多年前的武林盟主宮慕白大感興趣,台上說書先生潤了潤嗓子,從善如流道:“那我就好好給各位說一說宮慕白宮盟主。”
這位宮慕白宮盟主的人生經曆, 屬實是跌宕起伏,異彩紛呈,原本是一無名無姓的棄嬰,偶得少林派的慧通方丈青眼,親自教養輔導,收為俗家弟子。
待到宮慕白九歲左右,慧通方丈圓寂,轉而將他托付給自己至交好友白發漁叟徐半山。
徐半山仔仔細細教導了他三年,不幸病逝,纏綿病榻前恰逢生死之交,江湖耆老任豪客前來探望,自然免不了臨終托孤。
任豪客一諾千金,又教養了宮慕白三年,三年後被仇家毒殺在家中,毒發前寫下親筆書信,讓宮慕白去投奔天下第一劍客、有劍道至尊之稱的公孫冶。
三年後,宮慕白與公孫冶老前輩的唯一愛女成婚,兩年後,公孫冶被人滅門……
王二聽得目瞪口呆:“好家夥,這位宮盟主武功怎麼樣我不清楚,但這天煞孤星,逮誰克誰的屬性也是沒誰了,看樣子是要把所有人都送走啊。”
這可真是一位狠人啊。
白蘇也禁不住感歎,對王二道:“聽到沒,像這樣崎嶇坎坷,充滿戲劇性的人生,才是主角標配。至於你,洗洗睡吧。”
有走南闖北的行腳商見多識廣,聽到這段陳年往事,忍不住插嘴道:“劍道至尊公孫冶?嘿,這位前輩的名字我聽過。老陳我販賣山貨時,曾經在長白山看到一處斷崖,斷麵光滑平坦,如同刀切。當地人都說是公孫冶年輕時,曾於長白山閉關練習,出關之日,劍術精進,幾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一劍蕩平山峰,勢不可擋。”
說書先生有意賣弄學問,故作高深道:“這算什麼,諸位可聽過一首詩,‘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世人隻知公孫大娘的劍舞豔驚四座,天下無雙。卻不知,這位公孫大娘與公孫冶老先生乃是一家,同為蜀中公孫氏。至於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外人卻不得而知了。”
聽眾遙想公孫大娘風姿,不禁如癡如醉,心向往之,“可惜劍尊前輩、公孫大娘都已仙去,恐怕此生是無緣目睹公孫氏的劍術了。”
有人腦筋靈活,道:“卻也未必。傳聞劍尊老前輩,一生醉心劍術,不愛女色,膝下唯有一女,愛如珍寶。宮慕白既然做了劍尊前輩的女婿,又是天縱奇才之人,自然獨得公孫冶真傳,繼承公孫氏的劍術,也不是什麼難事。”
旁人附和:“對對對,還有那位公孫姑娘,作為劍尊前輩唯一的掌上明珠,說不定也是武藝非凡呢。”
說書先生道:“這卻是你們孤陋寡聞了,那位公孫小姐,生來體弱,經脈堵塞,於武學一途天然無緣。也是為著這個,公孫家才執意招一位贅婿,繼承衣缽。”
白蘇暗道:媽耶,竟然還是無敵贅婿的橋段,就是不知道宮盟主嘴歪不歪?
“原來如此……”
“不過公孫小姐雖為弱質女流,卻生得一副堅韌心性,先是全家慘遭滅門,自己九死一生,緊接著夫君遇襲,下落不明。身中奇毒,飽受折磨,卻因顧念腹中孩子,不敢隨意用藥,隻能咬牙苦捱。如此蕙質蘭心,堅貞不屈,臨盆之時預料自己凶多吉少,不能陪伴孩子左右,便忍著產後劇痛與眩暈,將公孫氏的祖傳劍法一招一式全部默了下來。私以為,如此風骨傲世的奇女子,縱然手無縛雞之力,卻也完全擔得起一個俠字!”
聽眾們禁不住熱血沸騰,紛紛響應道:“這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