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 悔不當初
林家分別給蕭、姚兩家兩頭送了聘禮,也算得出手大方,甚得華氏滿意。
這婚期便定在端陽之日,急是急促了點,卻於如今的華氏與林家看來皆有心早辦早安心。
置辦嫁妝之事經雲鏡與華氏商議後,便交給了淩錦如來打理。
按說這樣的事本該姚家派人接了姚婧回去置辦,然姚家僅派人送來五百兩銀子與一個幫忙的婆子,田地、店鋪一樣沒有,顯然將姚婧的終生大事完全托付了華氏。
作為林家的嫡長女,這五百兩原本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全給姚婧作了嫁妝,也算待她不薄。
可難就難在姚婧在蕭家是個尷尬的存在。
眾所周知,婚姻大事何其煩瑣,區區五百兩若在尋常人家,可以置辦不少東西。
然蕭家這樣的人家,辦一場婚事其開銷不談其他,光酒席最少也得花個小幾百兩;所以這些銀子若置買上一兩處合適的田地或店鋪、宅子,再買適量的嫁妝,便顯得大為寒酸了。
來人婉轉交待華氏,這五百兩全憑華氏做主,該開銷的開銷,嫁妝上大體看得過去便成,無須過度張揚。
顯然,姚家有心不替姚婧大辦。
自然華氏這酒席與賓客之上,便因此取消。
到底這事不算光彩,加上有姚家的意思,華氏隻消幫著把人嫁過去,便算盡了這一場養育之恩。
置辦嫁妝十分繁瑣,尤其還得緊著銀子用,又要經得起外人看,便不那麼容易置辦。
尤其林家來的聘禮尚可,若過度寒酸了去,於蕭、姚兩家也是跌了麵子的事。
原本雲鏡主動擔承置辦之事,華氏卻沒臉麵要她在受了姚婧這樣大的傷害後,還一力應承姚婧的婚嫁瑣事。
可雲鏡卻堅持華氏年歲大了,不宜再操勞這等費心費力之事,萬一累病了,便是她的過錯。
於是二人一商量,便將這事交了閑置無事的淩錦如去辦。
而淩錦如因上次之事正一心想與雲鏡冰釋前嫌,如今難得有此機會,還是個能夠名利雙收好差事,她豈會推脫。
是以歡歡喜喜地跟著雲鏡與華氏應承:此事便包在她身上,定替表妹辦得風風光光,不落了蕭、姚兩家的麵子!
這樣一來,雲鏡也沒因姚婧之事多費心力,華氏亦落得輕鬆。
而淩錦如則忙裏忙外地辦起了采買之事,一掃前時的黯沉,見了誰都露出春風得意的笑容,整個人精神了許多。
唯有姚婧卻與之相反。
自定了婚期,其便再未去哭找過華氏,卻曾於私下找過蕭煌兩回,均怯怯而去,黯然而回。
這樣的事,姚婧自以為無人知曉,卻依然逃不過雲鏡耳目。
即便蕭煌未將這等小事放在心上說於雲鏡聽,卻這蕭家上上下下幾十雙眼睛,哪怕姚婧行動再隱秘,都是前腳剛離,後腳便有人將事情跑去告知雲鏡。
旁人不說,單是姚婧身邊的丫鬟,自聽了姚婧吩咐暗害過二夫人一回,眼見得事端敗露已終日惶惶不安。
如今見主子都落得如此淒惶下場,她做丫環的,若不再機警些,哪日被賣入那些不堪之地也不過是看二夫人心情而定。
何況雲鏡已派冬竹私下尋過她一回,不須多說,隻消一句“好自為之”便教她日夜魂不守舍,滿心裏想著去雲鏡跟前磕一回頭,請其原諒自己糊塗之過。
是以逮著這個機會,她不等姚婧從被人拒絕的傷心中回神,一轉眼,便跑到冬竹跟前求見雲鏡,巴巴地將主子行蹤一字不漏地說稟雲鏡聽。
說完,她本以為會得二夫人嘉賞,正滿心期待地等著打賞,卻誰知,等來的隻是一聲冷冷嗤笑。
當時雲鏡正在書房練字,聽完素兒的通風報信,她恍如未聞一般,依舊執筆悠悠揮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