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海通商(3 / 3)

“織造此物,費時費工,安有不貴之理?”

雷瑾知道自家這二哥可是想拿到西北絨褐三分之一以上出貨的包買包銷權,然後轉銷到萬裏之外,比如遼東、朝鮮、日本,又比如轉手賣給歐羅巴那些日斯班尼亞、義大利亞、波圖加、和蘭、法朗思、英吉利等國的商船,這玩意利潤高得嚇人,雷琥敢來跟西北談這個事,也就是看準西北現有的海上武裝商船隊,還暫時無法象海天盟的船隊那樣遠航萬裏,橫越風波而已——至少十年以內,西北幕府的遠海巡洋水軍與武裝商船隊,都無法與海天盟旗下船隊正麵爭鋒於海上,甚至還要依賴海天盟對海上航路的保護——在某種意義上,雷琥這也是幫了雷瑾一把,讓西北能多賣些絨褐,多賺些銀錢,畢竟某些遠隔重洋的地方,西北幕府目前還是難以直接派人去打交道的。不過,雷瑾的底限,是可以在包買包銷上稍讓一步,卻並不打算在羊絨錦緞的外銷價上稍作讓步,好東西好物件就應該賣得貴比黃金,甚至賽過黃金,因為它值那個價不是?

“說起‘開司米’羊絨,‘克什米爾’當地的山羊絨是不夠工場使的。烏斯藏的羌塘地方有一種烏斯藏山羊,能抵禦嚴寒,這種山羊粗『毛』下的一層柔膩細絨『毛』,又細又輕,柔軟、滑糯、保暖,宜織造錦緞細綢,所以被‘克什米爾’當地作坊工場大量買入

當地人織造錦緞的第一步就是挑出細羊絨,必需是精於此道的熟手工人才可以勝任,而且依賴於純粹的手工勞作,異常繁重。挑選最長最細的絨『毛』,得用特製的梳子從粗羊『毛』中一一篦選,或者逐一拔下,不能用剪子剪,不但要有耐心,還要有高超的技藝。就這,工時是絕對儉省不了的,不管怎麼壓低價格,最後的賣價也是低不了。

再其次,洗塵土、去雜質,清洗羊絨不能沾酸堿之物,要用上好的米粉來洗,才能使羊絨始終保持柔軟和光澤。市價到這又得加一成。

之後,克什米爾當地的女人將羊絨紡成『毛』線;克什米爾的織工,再手工將‘開司米’(羊絨)織成無以倫比的錦緞以及披巾等等。一般由兩三個織工在工長指揮下可以織造出一條披巾,如果是特別精細的紋飾,則用刺繡,通常三個織工織造一條普通的披巾,也要三個月。如果是貴重的披巾,一年半才能織成一條。織造一匹這樣的羊絨錦緞,沒個一年半載根本不可能。如此精工細做,焉能不貴?

最後,洗滌也很重要,要用‘軟水’滌『蕩』羊絨錦緞,才能讓開司米羊絨錦緞呈現無與倫比的輕柔細薄。選到一井一渠好水,也是很不容易的。

選料考究、工藝精湛,顯現出極致的華貴,難道這不值黃金的價?二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雷瑾這可是在為西北的絨褐織造業盡力爭取利益了,西北之利當然是能多爭一點就多爭一點,兄弟之情也是不好講了,這個麵子,真的不好給了雷琥的也。

雷琥歎息,“好吧,這事就這麼說定了,那些瑣細的關節就讓下邊人去接洽收拾,如何?”

“嗬嗬,好!”雷瑾就笑,“師子府的事,二哥可有準信?”

師子府,隸屬南華總督區的‘達米爾行省’,其實是西北幕府招撫南印度諸土邦王公歸降之後特設的一個府,坊間傳言師子府很有可能在將來被提升為直隸府。現在為‘海天盟’所占據的‘錫蘭山’大島,即是中土漢譯傳世佛經中的‘師子國’,而這新設的‘師子府’不過是因為隔海遙對‘師子國’——也就是現今的‘錫蘭山’大島——由此而得‘師子府’之名,雖說有點名不副實,但也算其來有自,不能說完全的不沾邊。雷瑾、雷琥兩兄弟交涉‘師子府’,乃是因為西北眼下正與‘海天盟’方麵商榷將師子府建成貿易大港口的事情,雷瑾準備在師子府諸港口,給予通商貿易的所有商人以免征商稅、免市舶抽分、免解赴、免博買等等待遇,包括海天盟在內一視同仁,當然西北方麵也要求海天盟在‘錫蘭山’大島的所有海港,一律對等的給予西北商賈以免稅、免抽分等待遇。

雷瑾這時所問,就是在催促海天盟方麵盡快給出答複——英吉利人的東印度公司,在‘馬德加斯’、‘班貝爾’、‘加利各答’等地經營已久,已經很有了些勢力;至於在莫臥兒帝國貿易通商的西洋‘波圖加’人、‘斯班尼亞’人、‘和蘭’人等,或是勢力漸衰,或是在莫臥兒原本就不成氣候,倒是不足為慮。現在東印度公司的英吉利商人雖然畏於西北軍威,都老實做生意,不敢如何,這也是根源在於英吉利國的‘小國’與‘寡民’的現實,人口不足,其本土又距離莫臥兒極其遙遠,鞭長莫及的英吉利國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好胃口,能一口鯨吞下整個莫臥兒,當然隻能玩弄瓦解分化的計謀,一步步蠶食。若是給英吉利幾百年時間慢慢瓦解控製莫臥兒,說不定能得逞了,但是現在讓西北鯨吞了整個莫臥兒帝國,那也就沒有英吉利什麼事了。事雖如此,雷瑾這兒仍是不肯輕輕放過‘租賃’於馬德加斯、班貝爾、加利各答等地的英吉利東印度公司。他弄出這‘師子府’港口免商稅、免抽分的法子,仍就是衝著東印度公司去的,擺明就是要另起爐灶,弄個大商埠出來跟英吉利搶奪行市,避免養癰成患,受製於人。英吉利商人掌握著西洋歐羅巴的絕大部分商貨銷路,現在完全予以鏟除,也不符合西北的利益,那就隻有抑製西洋商人勢力紮根地方了;其實也是因為馬德加斯、班貝爾、加利各答的地理形勢都極為便利通達,位置上佳,實屬上天恩賜的通商貿易口岸,西北幕府方麵雖然暫時不好明搶,但預謀上計,卻也要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大商埠與之對抗和競爭,方能在將來不會受製於人,進退由我。

當然,海天盟‘大元帥’雷琥也不是吃飽了沒事做,登陸北上河中府就隻是為了開司米羊絨,為了師子府市舶之事。西北與海天盟,雙方除了談‘錫蘭山’大島諸港口的商埠開放之外,還涉及很多方麵的利益交換與合作。

在海天盟方麵,他們想在西北幕府治下的南疆七大總督區沿海,獲得自由進港停泊、修造海船、貿易通商等許可;他們還想與西北交換訓練,即西北為海天盟訓練擅長在山地、叢林、沙磧荒漠作戰的合格勁卒,而海天盟則為西北訓練擅長海上水戰的合格水兵、船匠以及海戰軍官;

海天盟的船廠可以為西北建造各種船隻,當然西北方麵要向海天盟現在所占據的地盤輸送人口(當然是戰俘、奴隸這一類);雙方還可以交換各種作物種子。

海天盟方麵,還希望大量購買西北馴養的信鴿,並希望由西北方麵代他們訓練運用信鴿的人才。海天盟其實有自己的一套信鴿訓練方法和信鴿運用方麵的人才,而且在海上運用信鴿,與在陸地上運用信鴿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海陸差別並非不可克服,隻是信鴿需要多點時間適應一下而已。但是西北的優勢在於,西北訓練信鴿的規模很大,譬如官方有多個專門官署分頭負責,馴養、繁育、運用的經驗也很豐富,還建立了一整套軍用官用的鴿驛;另外在民間,西北的民信局也比較繁榮,民間繁育運用信鴿的商社頗為不少,也是各有各的絕活;西北的官方賭彩、賭賽非常興旺,賽鴿也是其中一項,許多鴿場就靠著養信鴿參加賭賽或者出售可參加賭賽的信鴿、鴿種來賺錢。海天盟在這方麵是遠不及西北幕府的,所以隨著他們在南洋占據的陸地、島嶼越來越多,內部各方勢力又在醞釀建立他們自己的王國,信鴿用量當然很大,這就使他們將目光投向西北治下,希望能夠外購足夠的信鴿,以應付通信。

除了信鴿,西北的軍犬以及鷹鷂、良馬等也是海天盟想要的東西。

軍犬在海船上用場不大,但在陸地上可以派上用場;而可以用於警戒的鷹鷂,對海上行船也有用場,當然這個鷹種合適不合適還要看情形而定,可以另外選擇;至於馬種,海天盟占據的‘大島’其實基本上與大陸無異,馬騾牲畜都是得用的,良種牲畜都可以購買引入或者交換。

海天盟還想從西北買入鐵器以及鐵錠,不少大島是比較缺乏銅鐵之物的。

當然,海天盟可以用來跟西北交換、交流的也有不少物產,比如南洋土著人的刀劍、毒『藥』,各種原木,再比如香料,西北現在所占據的南疆七大總督區和緬地三大總督區也盛產多種香料,但有的香料產量過少,有的香料則本地不產,因此在香料上,西北也可以與海天盟各取所需、互通有無。

雷琥在河中府盤桓數月,有不少事項在他來之前就已經有所預想,因此已經與西北方麵確定下來,至於雷瑾所提的師子府以及錫蘭山海港雙方對等開放之事,雷琥雖然是大元帥,之前卻也不能貿然答應雷瑾——海天盟那是多方勢力的糾合,不少重大事項是需要各家公議而決的,能否決定自然不能如西北這般有效率——當然拖到現在,雷琥就可以給西北一個準確的答複了。

“師子府的事情沒有問題了。公議已經達成一致了。”雷琥笑道,“另外,凡我海天盟據有之地,比如東溟大島、呂宋、爪哇、蘇門答剌、勃泥、麻剌加、錫蘭山,都可以給予西北客商對等的優待,我海天盟從其他諸侯外藩處租借的港口也照此辦理,比如日本諸藩、朝鮮藩。另外,我們的船隊沿著爪哇東南、呂宋以南的島嶼向南搜索巡航,發現了一處孤懸於大洋之中的大陸,我方已經準備大舉開拓,西北也可以派人跟我方到那片大陸去看看情況。總之,在我海天盟的地盤,西北客商隻要遵守我海天盟的通商約法,不管是買田買地、墾殖燒荒、放牧牛羊、製糖煮鹽、伐木開礦,還是酒樓飯肆、錢莊銀號當鋪糧棧等其他營生,皆可自為之。”

雷瑾拍手笑道:“四海通商,貨暢其流,如此甚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