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數十騎快馬,一路出了河中府,沿著官馬大路向東而去。
從今天開始,平虜公將在河中府以東的‘獵宮’陸續接見軍中有功將士,許多剛剛從前方回來休整的有功將士,都是在河中府城稍事休整,就三五成群的趕早出城,期望能盡快趕到目的地候見,在西北最高統帥麵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雷瑾『性』喜『射』獵,在河中府的周邊,除了‘大沙苑獵場’之外,尚辟有‘曦和苑’、‘小沙苑’、‘鹿野苑’、‘林堡’等多處公府名下的‘獵宮’,至於‘開成宮’、‘青螭宮’、‘夏宮’、‘冬宮’這等離宮別苑,雖然也可以『射』獵,但並不屬於那種主要用於遊玩休憩宴樂散心之用途的獵宮,往往還兼有軍政上的某些用途。這一次,雷瑾用來接見有功將士的‘獵宮’,還是新辟落成的一處,名為‘紅山口堡’,其實就是一處依山伴水的城堡,周圍一大片山地草原牧場都在城堡的名下,但距離河中府就稍微遠了一點了。外邊都說平虜公本人大約是不會常去,倒是公府姬妾以及少爺、小姐們有可能會時不時去住上一陣。
要知道,河流往往帶來大量泥沙和腐殖,日積月累之下,水流平緩之處若常年不加疏浚,往往就淤積成沼澤濕地,由於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沼澤濕地很快變得樹木成林、水草過人,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各種鳥獸蛇蟲往往聚集在此棲息繁衍,天然就是很好的狩獵場。如果獵場範圍很大,草木繁盛,甚至會成為神秘莫測的禁區,普通人輕易不要嚐試孤身一人進入這種大型獵場狩獵,最好成群結隊行動,以避免可能的危險。平虜公府名下的獵場,‘大沙苑’、‘小沙苑’、‘曦和苑’都是這種類型,以往雷瑾也常常在這幾處獵場接見下屬。這一次,平虜公卻改到比較偏遠的‘紅山口堡’獵場,除了順便慶祝新獵場的落成之外,據說也是為了圖個‘清靜’,與阿羅斯公主的聯姻大婚,許多禮儀上的事情太過麻煩,幹脆偷得浮生幾日閑,在紅山口堡呆上幾天再說。
三名軍官,驅馬沿著官馬驛道奔馳。從鎧甲、盔纓、戰袍、披風、徽章、金星、肩帶、花結等全套裝束可以看出,這是三位低品級軍官,官品最高不過‘正七品’,最低的隻有‘從八品’;散階、勳官和軍功爵,從袍服上看去已經相當高,明顯昭示著他們三位過往有著赫赫戰功,才能得此厚勳重賞;職銜差遣,估計是能掌一‘部’千人左右兵馬的‘都統官’或‘副都統’,又或是職級與之相當的‘軍佐’伎術官級別,在平虜軍中已經算是相當高的差遣職司;這是西北軍中現在非常典型的較低品級而高勳爵、高職銜軍官,往往一兩次惡戰下來,就有大批低品級軍官戰死或者傷殘退役,空出來的軍職空缺也會很快被新提拔的功勳軍官所填補。
軍官們身前馬後,則是數十隨從親兵一聲不響的簇擁著。
馬隊進入一道河穀,山景明淨,倒也令人心神明朗。
眾人走馬而前,忽聽得後麵蹄聲得得,眾人按照軍中慣例,避之道左。轉瞬間,後麵約有百餘騎兵飛馳而來,馬上騎士的服飾,可以看出這是一批軍功銳士。西北銳士有自己完全獨立的一套軍功爵稱號晉升製度,與軍官和軍佐伎術官的軍功爵稱號晉級製度不同,因此早已經在軍隊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銳士圈子,基本上可與軍官們、軍佐們分庭抗禮。直接掌握並負責訓練兵卒的銳士,其地位、職司和權力也僅僅稍遜於同職級軍官,高階的冠軍銳士,其地位身份,甚至能得到提督、指揮使級別將官的尊重和禮遇。
兩撥人顯然來自於軍中不同係統,道左相逢也就是看在袍澤份上,互相禮貌『性』的問候招呼一下,爾後依舊是大路朝天,各行各路。
三名低品軍官顯然是不想與一大批銳士走在一起,那樣也太別扭了,所以幹脆打算放慢腳程,讓那些『性』急的銳士先走一程。
那一撥銳士們顯然也無意與軍官們過多客氣,又不是熟人,也不是同一個行營或同一個軍團的袍澤,沒什麼交情,自然也就寒暄一聲,或拱手抱拳或躬身撫胸,紛紛行禮作別,打馬先走一步。
蹄聲遠去,一個軍官揚鞭遙指,略帶些嘲諷的說道:“這幫吃香蕉的貨,騎術倒是真不賴。”
軍官們已經從方才的寒暄中,知道這撥銳士都是來自南方,緬地、東莫臥兒‘雲南經略府’的麾下。而緬地將士,早先曾經將當地的南方特產香蕉征為軍糧;就是現在,香蕉也在‘雲南經略府’麾下軍隊的軍糧供應中占據很大一部分。這些軍官的共事袍澤中也有不少從雲南經略府轉調過來的軍官或銳士,因此對南方戰場的情形並非一無所知。再說他們已經到了一定職級,手下怎麼的也指揮著千人精銳,又在護衛親軍、武官學院這些所在當值或者輪訓過多次,一些軍情簡報和諸如《形勢彙篡》這類東西他們也大多可以看到,因此隻要用心還是能夠對西北麵臨的周邊戰爭形勢知曉個大概的;某些感覺新奇的新聞,譬如香蕉做軍糧這樣的新聞,他們也還是有所了解,可以拿來當閑聊談資的。
“終究是銳士嘛,騎『射』銃炮都是要精通的。”另外一個軍官倒明白同伴的心思,笑道,“緬地作戰,步卒為先,這騎『射』的機會雖然不多,總還是有的嘛。”
哈哈,眾人輕鬆一笑,走馬前行。
紅山口堡。
堡前旌旗招展,鼓號齊鳴。
由原木與夯土臨時夯實搭建起來的將台前方,台階之下,紅氈鋪地,直接延伸到遠處。
將台兩翼,戈矛若林,牙旗繽紛,拱衛著明盔亮甲的平虜公護衛親軍,金刀牡丹旗下,軍陣森然,殺氣嚴霜。
再更遠處,還有‘北衙侍從’的少年郎們肅容站立。這些少年郎都是西北文武官僚、謀士客卿、公士民爵、番胡蠻酋的子女甥侄輩,分為男女兩官廳,各十二班值,侍從奔走,執役於公府。應該說在外人眼中,‘北衙侍從’的少年郎就是西北幕府一眾官僚謀士們交付在平虜公手中以示效忠的‘質子’。當然,雷瑾本人不會這樣看,也許‘質子’的意味確實是有些,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上古的越王勾踐為了雪國恥複國仇,可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所以百年大計在於育人是絕對沒錯的,所以‘北衙侍從’將在‘北衙’‘融化合一’,他們將在‘北衙’這裏統一接受熏陶與灌輸,學習忠誠,學習敬畏,學習尊卑禮儀,學習文武技藝,學習戰陣計謀,學習農牧工商,學習詩書禮樂,學習書算雜學,學習公事規矩,學習內政治理等等。當然,他們在‘北衙’首先要接受類似於‘少年營’的教導,少年營每年都要派出大批從戰場上退役下來的教官,以‘少年營’的章程,統一訓練北衙侍從。‘北衙侍從’在‘北衙’接受的全麵教育與熏陶影響,也將在不知不覺間慢慢影響延伸到他們的父兄身上,有著一箭雙雕之妙;事實上,‘北衙侍從’以及他們的父兄輩,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西北最有權勢和實力的既得利益群體之一,因此必要的‘灌輸’是必然的。‘北衙侍從’之設立,除外‘質子’的因素,主要是為西北育才儲才,是為以後的數十年夯實基礎,作人才和思想上的準備。雷瑾現在年富力強,不出數年就肯定用得上‘北衙侍從’出身的‘人才’了,而他將來的繼承人也一樣能用上‘北衙侍從’出身的‘人才’。雷瑾之所以始終不肯將‘北衙’與少年營、平虜義學等合並以節省資費,始終強調從嚴從難的遴選、淘汰,也是蓄意而為,他不想看到在抑製儒學科舉之後,西北官僚將來仍然隻由一個地方出來的‘人才’把持和壟斷,‘北衙侍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必須及早防止這種趨勢,寧缺勿濫——儒學之所以墮落成為‘道學’,就是因為它在科舉和學術上的把持、壟斷,以致落到誤國誤民的地步。究其要害,根本問題在於它長期的獨尊與壟斷,權力的腐蝕根本就無『藥』可解,惡果滋生的根源不在於儒學本身而在於壟斷和封閉——雷瑾並不想看到這種趨勢,雖然他自己仍然堅定的走在集權專政的路上。
今日的大事,當然是平虜公接見前方有功將士。
鼓角錚鳴,典禮官高聲唱名,昨日趕到獵宮的將士大部分都將安排在此時覲見。
由於此番接見,並非正式大典,平虜公雷瑾此刻也未著蟒腰玉,而是身著甲胄,甲胄也不是戰陣上常服的魚鱗劄甲、鎖子甲或者魚鱗重鎧,而是在一般軍中儀禮場合所服的甲胄。頭上的鐵盔,頂飾兩支天鵝翎,中『插』一麵龍蟠小旗。方領對襟的罩甲上綴魚鱗甲片,內裏穿著曳撒。腰掛一口雁翎刀,刀鐔為金十字,刀鞘包著沙魚皮。這套甲胄,做工精細,雖然是儀禮所用,防禦箭矢刀槍卻也不下鎖子甲,還能特別襯托出一種英武雄壯氣概,顯得赫赫威嚴。
無論是軍官,還是銳士,這時都以熱切的目光注視著自己效忠的主君。
軍功銳士有自己的一套軍功爵製度,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和榮譽,除非是想去武官學院染一水,改了資序,轉做軍官/軍佐,他們在這時候想的無非也就是:憑著立下的戰功,自己能獲得‘榮耀金星’呢,還是‘榮譽金星’?雖然在眼下這種場合,‘榮譽金星’的可能甚至是九成九,但是萬一能獲得第三等的‘榮耀金星’呢?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對軍官來說,當然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十五階世襲爵位對他們最有吸引力,但由於西北幕府目前‘尊王攘夷’的立場,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實際上還要報請京師朝廷‘備案’,戰功算下來比較‘一般’的軍官,就暫時不用奢望這些世襲爵的封賞了。而雷瑾以及謀士們也認為,在爵位、勳官、散階、武臣封號等成熟製度之外,再創製一種獨屬於軍官的軍功爵製似無必要,因此西北的軍官退而求其次,在這個時候心裏盤算的,多半也跟銳士們差不多:以自己現在立下的戰功或軍功,能拿下‘榮耀金星’,還是隻能拿到‘榮譽金星’?能不能獲賜金刀或者旌、幡?如果能進獲第三等的‘榮耀金星’,呃,還是不要想了。
西北軍中,原有‘金星’之製,是以‘金星’的大小和多寡,標示職銜差遣的高低,順帶也能看出戰功(軍功)的大小高低。當然,這種‘金星’是鍍金或者絲繡而成。至於‘榮耀金星’與‘榮譽金星’,則是西北近年創立的紀功勳章,各有三等,其正麵都是平虜公雷瑾的頭像,背記銘文和專屬的‘戰役紋章’,純金特製,配以綬帶,專門授予有功之將士。中國古有‘旗章’區別名分,《呂氏春秋》謂“以為旗章,以別貴賤等級之度。”古有‘九旗’,‘常’、‘旗’、‘旜’、‘物’、‘旗’、‘旟’、‘旒’、‘旞’、‘旌’,“及國之大閱,讚司馬頒旗物。王建大常,諸侯建旗,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裏建旟,縣都建旒,道車建旞,斿車載旌。”,《周禮》的記載其實與歐羅巴的貴族紋章很相似,隻是中國自古以來更習慣於使用‘旗章’、‘輿服’(車駕鹵簿和居所服飾)以及‘符節印璽’等等區分等級貴賤,而不是使用貴族徽章。不過,這並不妨礙西北幕府接受西洋傳教士的建議,使用類似於歐羅巴貴族紋章的徽記作為紀功的勳章,‘榮耀金星’、‘榮譽金星’這兩種紀功勳章還與具體的地位、祿米、升遷、蔭庇等密切關聯,自然為軍中將士所看重。除此之外,有功將士還可獲賜金刀和旌、幡等物,其實也都算是某種變相的紀功勳章,能獲得‘榮耀金星’也未必能同時獲得金刀或者旌、幡,其榮耀也實非等閑可比;另外還有幾種殊榮,便是‘架閣庫圖像人物誌(頒行天下)’、‘繪圖群英閣’、‘勒石鐫功’、‘嵌金銅券’、‘繪圖麒麟閣’,這裏暫且略過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