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9章 薑子牙西岐為官(2 / 3)

姬昌帶領文武出郭,逕往溪而來。行至三十五裏,早至林下。與軍士傳旨:“士卒暫在林下劄住,不必聲楊,恐驚動賢士。”姬昌下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來;隻見一人入眼,正是薑子牙。

此時,薑子牙正背坐溪邊,姬昌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薑子牙之後,薑子牙明知姬昌到來,卻不起身行禮,反而故作歌曰:“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薑子牙作畢,姬昌突然出口向他問道:“賢士快樂否?”

薑子牙聞聽此問,這才回頭,看見姬昌,忙棄竿一傍,俯伏叩地曰:“子牙不知大王,有失迎候,望賢王恕尚之罪。”

姬昌忙扶住薑子牙不讓其拜,言曰:“孤久慕先生,前顧未遇;昌知不恭,今特齋戒,專誠拜謁。得睹先生尊顏,實昌之幸也。”

遂命散宜生扶賢士起來,薑子牙躬身而立;姬昌笑容攜子牙至茅舍之中,子牙再拜,姬昌回拜。

曰:“久仰高明,未得相見;今幸接豐標,聆教誨,昌實三生之幸矣。”薑子牙聽的姬昌誇讚,拜而言曰:“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暾,荷蒙賢王枉顧,實辱鑾輿,有負聖意。”

散宜生在傍勸曰:“先生不必過謙,吾君臣沐裕虔,特申微忱,專心聘請: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當今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線虐生民,諸侯變亂,民不聊生。吾主晝夜思維,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惻隱溪,特具小聘,先生不棄,共佐明主,吾主幸甚一生民幸甚日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日何不一展緒餘,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

說罷,散宜生將聘禮擺開,薑子牙看了,速命童兒收訖;散宜生見此,又將鑾輿推過,請薑子牙登輿。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禮相聘;尚已感激非淺,怎敢乘坐鑾輿。越名僭分?這個斷然不敢。”

姬昌不允,與薑子牙曰:“孤預先設此,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負素心。”薑子牙再三推托不敢,推阻數次,決不敢坐;散宜生見薑子牙堅意不從,乃對姬昌曰:“賢者既不乘輿,望主公從賢者之請:可將大王逍遙馬請乘,主公乘輿。”

姬昌聽了散宜生的話後,搖頭道:“若是如此,有失孤數日之虔誠也。”彼此又推讓數番,薑子牙這才應允。

此姬昌乃乘輿,子牙乘馬;歡聲載道,士馬軒昂。時值喜吉之辰,薑子牙來時,年已八十。

話說文王聘子牙進了西岐,萬民爭看,無不欣悅;子牙至朝門下馬,文王升殿,子牙朝賀畢,文王封子牙為右靈生丞相,子牙謝恩。

薑子牙有才,為西岐相,全權西岐事務,與眾文武暗治軍,明修政,不過數年西岐實力大漲,為天下之雄。

話說,西岐勢大,紂王大怒,又有妲己媚言,便治姬昌不尊聖命,不敬聖上之罪,以北伯候崇候虎為帥,前往西岐討伐姬昌。誰知崇候虎誌大才疏,不知西岐兵甲之盛,便殺的大敗,最後還被姬昌取了北方封地,如此西岐勢力大增,竟然統天下四百諸候,與朝歌相峙。

如此一來,商室終於天下大亂,八百鎮諸候俱反,氣數已盡。

時天下大亂,聞仲聞太師遠往東夷大軍未歸,朝歌大軍竟然不能力敵,隻能與各地叛將對峙,不敢妄動。

紂王雖然天下諸候叛亂,卻毫不放在心上,隻一心與妲己歡樂。這妲己如今在朝歌權勢之大不可想象,朝中奸妄者俱都依俯,又有費尤二人牽頭,如若不是比幹一等賢臣對抗,怕是早就政令不通了。

比幹如此違逆自己,使妲己心恨不已。一日,妲己招自家妖子妖孫扮作仙家在鹿台與紂王做樂,被比士與武成王看出根腳。等這些妖人做樂完畢,跟在身後,一把火燒了老巢,數百狐精身死,之後比幹又命人做成狐皮大衣獻與妲己,使妲己恨不得吃了比幹的肉,暗自謀略如何為自家子孫報仇。

突一日,妲己心絞疼痛難忍,紂王招無數醫師皆不能醫,心中大急,更是對朝政不理不顧。後聽聞以七巧玲瓏心可治心絞痛,顧而布令天下尋找。十數日不得,後聽妲己說比幹有七巧玲瓏心,遂命取之,比幹不從,紂王欲殺之,後獻之而死。

比幹一死,朝中能與妲己相抗者,隻有武成王一人。後妲己使奸計害黃娘娘與武成王之妻,武成王反出朝歌,帶三千飛虎騎投西岐,紂王聞之大怒,使大軍討之。

如此,薑子牙封台拜將,各諸候從之。

不提武成王欲投西岐,自姬昌拜薑子牙為相,西岐勢力不斷增強。此時正是天下大亂之時,百姓苦不堪言,有人知西伯候仁義,各自奔走,爭相傳聞,使無數百姓西投。製約西岐大發展的人口問題得到解決。

薑子牙曾自玉虛宮學道四十年,雖無緣成就仙道,卻也小有所成。他入西岐之時已時八十有餘,可精力不衰,更從廣成子處習得修政治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