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方臉漢子,被拍出四丈遠的地方重重落下,口吐鮮血,倒地不起。眾人不妨空鑒突然出手,眼見老大被打的口吐鮮血,不能站起,立時憤怒,一擁而上,大刀紛紛向空鑒身上砍去。空鑒拍了方臉漢子一掌之後,便蹲下身子整理經書,不料引為眾怒,使得眾人紛紛舉刀砍向自己,自己不妨挨了兩刀。血瞬時流在了經書之上,染得經書通紅。
眾人第二刀還未砍出,忽感身後劇痛。卻是我與師傅向他們動起手來。我雖有些功夫,卻少有實戰,故而不敵,受了些輕傷。師傅卻是功夫極高,對付這幾個毛賊,那是綽綽有餘。不過半個時辰,這一群人便都躺在了地上。空鑒身子剛硬,雖是挨了兩刀卻也不大妨事,知我與師傅幫他,便隻顧搶救經書。
師傅見空鑒收拾完畢,問道:“空鑒,可還能走?”
空鑒將書箱提起,回道:“可以!”
師傅回過頭來,對著倒在地上的眾人說道:“汝等原非歹人,怕也是因著世道所逼,老衲也不為難你們,你們好自為之,各自散去吧。”
那些賊人本來受傷就輕,不大一會兒便可以行走。見師傅並不與他們為難,有心放過他們,便立時提刀跑去。隻那方臉漢子受傷頗重,箕踞而坐,歇了許久卻仍不能大動。幾個同伴將他架起,抬著狼狽而竄。
師傅見我們兩人都有傷痕,隻好從包袱中拿出一些藥酒,塗抹在傷患處,又把一件破舊的僧衣撕了與我們包紮。包紮完畢,又稍做休息,方才繼續向樹林深處走去。
翌日中午,三人終於回到了佛渡寺。這佛渡寺位於一座山間,山雖然不是十分險峻,卻自有一種巍峨。再看那佛渡寺山門莊嚴,左右各有一尊山佛,麵目冷寒,令人瞧來,有種說不出的氣勢和氣度。山門上刻有三個大字,曰佛渡寺。這三個字金漆杏黃,鳳舞龍飛,當真氣魄無比。轉眼四顧,又見佛渡寺旁,桃花開得異常爛漫。此時雖已是人間四月,這山間卻正是百花爭妍之時。果真是個絕佳的去處。
寺內僧眾早已接到傳書,師傅今日返回寺中,此時,寺門早已大開。寺內方丈率寺內僧眾相迎,見師傅來到山門,朗聲一笑,道:“僧仁師弟不辭辛苦,代老衲去彭城宣揚佛法,而今一路趕來,多受風侵,師兄委實愧疚得緊!”
師傅雙手合十,躬身答道:“宣揚佛法,乃我佛眾人人人需做的救世渡人之事,既是渡人,無論你我,皆是佛渡,豈不一樣?”
那方丈又是爽朗一笑,單手豎於胸前,拿了個禪掌說道:“師弟說的是!”而後身子一轉,手掌攤開,向寺門內一指接著說道:“師弟趕快入寺休息,以解勞頓之苦!”
師傅微一躬身,便隨方丈走進山門。我們也跟著進去。行走間我悄聲問空鑒道:“原來師傅法名僧仁啊!”
空鑒嗬嗬一笑,低聲說道:“師傅生性仁慈,多以慈悲渡世,是以賜法名僧仁。據說入我佛門之前是位指點萬人的大將,名喚燕子傑,故楚名將項燕後人。祖上為躲避秦人追殺,不得已易姓為燕!王莽篡漢,師傅曾有相助,殺害漢家貴族百餘人,後因感念殺孽太重,發誓再不恃武濫殺,遁入我門,潛心修佛終有大成!”
“殺罰百人也算是生性仁慈嗎?”聽說他殺害漢家貴族百餘人,還被稱為生性仁慈不禁有些不解的問道。
“自妖妃趙飛燕與趙合德姐妹淫亂宮廷,禍亂朝綱之後,漢室衰微,無能掌局。至漢平帝時,漢朝已是將傾大廈,又加施行暴政,多有人不服。大司馬王莽兵變,師傅率兵殺伐,原當是助周伐紂,換得天下太平。奈何莽暴更甚,心中大慟!自知誤犯天誅之孽,罪不可恕,是以愧對蒼生,故而以死謝罪。多虧師傅的師傅相救,將其引入空門。師傅自知佛法通天,可救世人,便潛心修習,而後廣傳佛法,普度世人。其師見其有悲天憫人,拯救萬人的慈悲之心,故而賜法名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