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慈心僧仁(3 / 3)

“這麼說,師傅是誤造殺業?”

“師傅本是以救世之心伐漢,奈何江山易主,僅是以暴易暴,與自己本心相悖,也算是誤造殺業吧。”空鑒一心將自己所知道的全都告訴我,又接著說道,“師傅皈依佛門,尋得救世之寶,故而日日研習。那一日,師傅在山間小澗旁參悟佛法,見魚遊清潭,葉落歸根,忽然悟透萬物歸自然之法,一切定數皆在冥冥之中,不能強更不能求,遂在打坐的石上刻下四句偈語,道是:葉落成青泥,遊魚戲清潭;莫強求世事,萬物歸自然。從此,師傅再不強求,也無自責,隻說前塵往事不過飄去的浮雲,都是合著世間的規律自然而然的發生的,非人力所能止。他不做,當還有另一個燕子傑去做,或許會造出更大殺孽,如此則是自責無益,悔恨無補,倒不如隨他而去。這等佛義,當真深奧至極!算來,怕也隻有有師傅這等經曆的人方能悟得得,我等僧眾定是萬難悟透的!”說罷,又誇讚了一番。

原來師傅也有如此往事,多虧遁入空門,悟透萬法自然,方跳出心結,重歸往日之慈悲本性。想昨夜我們遭賊人圍劫,佛經散落,師傅卻不出手,原是要放那些賊人一馬,沒料到他們突然出手傷了空鑒,方才製止,且下手處處留情,並不狠心。我隻當他是迂腐,卻原來是仁慈!

談話間方丈已領我們進了大雄寶殿。甫一入殿,便覺檀香嫋嫋,煙霧繞繞,木魚聲鏗鏗,誦經聲鏘鏘,一時仿佛入了仙界,恍如登了極樂。抬眼所見寶殿正中雕坐的是一尊大日如來。這大日如來通身清白且成跏趺坐,菩薩像,頭垂發,戴五智寶冠,上半身戴著手鐲、臂釧、瓔珞等裝飾品,左手食指伸直,用右手的手掌把它握住,結成智拳印。大日如來正上方刻有四個金漆大字:佛光普照。瞧來金光閃閃,肅穆莊嚴。

相傳佛陀有三種佛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摩尼佛。毗盧遮那佛便是這大日如來。所謂 “大日”,便是除卻一切黑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不墮世間輪回;盧舍那佛是報身佛,其含義曰:光明遍照,又作“淨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而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是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再看那寶殿兩邊各自雕塑五尊佛像,個個形態乖張,肆意躺臥。不拘一格,灑脫不羈的形態雕刻的活靈活現。細細看來,方知這十尊石佛便是釋迦十聖。左邊五尊或躺或臥的分別是釋迦牟尼大弟子大迦葉,三弟子目腱連,五弟子富樓那,七弟子阿尼律陀,九弟子阿難;右邊五尊或立或坐的分別是釋迦牟尼二弟子舍利佛,四弟子須菩提,六弟子迦旖延,八弟子優婆離,十弟子羅侯羅。這十位弟子是釋迦牟尼眾弟子中特別卓越的人,隨佛教化,示現聲聞,隨樂而各專一法門,皆俱眾徳而各有所長。其中迦葉、阿難兩人佛法尤為精深。迦葉傳法偈子曰: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阿難傳法偈子曰: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個個須自悟,悟了無無法。故而被後世分別尊為西方一祖、二祖。

那十尊佛像下麵皆都鋪滿蒲團,數十名僧人正盤坐於上敲著木魚、默誦經文。如此情景,當真是佛家聖地,莊嚴至極。

師傅和方丈在寶殿內站定。師傅叫我一聲,又向方丈說道:“孔雅塵是師弟在彭城所遇。他出身淒苦,如今又無依無靠,有心皈我佛門,還望師兄收納!”

方丈早見我一直跟著師傅,正自納悶,而今聞聽師傅之言,恍然大悟,豎掌於胸行禮答道:“佛本就為救世之法,而今世人來投,焉有不救之理?”當即說定明日卯時與我剃度出家。

方丈和師傅又談了幾句,便安排我們各自回到禪房休息。至此,一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