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武俠界金古梁絕對是公認的大師,前無古人。
金庸中正平和,包羅萬象,氣象宏大,作品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對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曆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是迄今為止公認水平最高的絕代宗師。作品中射雕三部曲布局宏大,人物繁多,情節跌宕,經典人物比比皆是,足以稱雄武林,笑傲江湖,單單三部作品讓無數武俠作家難以望其項背。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則是在射雕三部曲之上的武俠作品,其水準、寓意、成就早已超出武俠範疇。如果論廣義武俠,鹿鼎記當排第一,武壇有雲“鹿鼎記要麼不排,要麼排第一”,天龍八部第二, 蜀山劍俠傳則也應上榜。至於有人說誅仙,誅仙我也讀過,請問,誅仙較之蜀山劍俠如何?劣質作品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若論狹義武俠,曆史,仙俠,玄幻則不在此範疇,天龍當排第一,絕對的扛鼎之作,相信沒有異議。當然連城訣也是一部刻畫人性的奇書,值得深讀,當然有時也讓人不忍淬讀。雪山飛狐也很不錯,精致、精巧,精煉。另外1992年濟南出版社出版過一部飛狐後傳,續得還行,閑時權當消遣,也可一讀。其他金庸作品不評價。
古龍在江湖上劍走偏鋒,也是一位功夫絕頂的高手。說實話本人最喜歡古龍,金庸太厚重、太博大,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而古龍可以很親切的去感受,書中的人物你能感覺,能撫摸,一起笑一起哭,能感受人物的血肉。毫無疑問古龍是偏執的,他總是執著甚至偏執得去看一些人和事,所以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在刻畫人性方麵,某些時候古龍則更深刻。多情劍客無情劍無疑是古龍刻畫人性的典範,也是古龍最高水平作品,李尋歡這種自戀、自虐,把生活當藝術,把痛苦當修行的變態而又經典人物都寫得出來, i 服了 him ; 此外林仙兒絕對是媲美李尋歡的變態經典角色,人性挖掘很深刻。古龍的作品有時很難跟金庸比較,就像成龍和李連傑,完全不同風格很難比較。當然我承認金庸水品更高。楚留香係列前三部,陸小鳳前三部較為連貫,融偵探於武俠,塑傳奇於江湖,也都是經典之作。七種武器每一部都不是特別出彩,但合在一起卻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寓言武俠,也是一個創舉。九月鷹飛,邊城浪子,蕭十一郎(風四娘是偶的最愛),歡樂英雄,三少爺的劍,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也都是上上乘之作。古龍作品繁多,劣質作品也不在少數,偽作更多。當然古龍作品情節雷同,許多人物模式化的缺點很疵毛,更蛋疼的是許多作品虎頭蛇尾,草草了事,護花鈴裏的梅吟雪,火並蕭十一郎的結尾讓人既扼腕歎息又怒不可遏。 另外,我常想如果古龍再活幾年,像金庸一樣能係統修改作品,今天太多的人就不會蛋疼與爭辯了。
梁羽生俠之長者,也是武俠界的宗師級人物。梁羽生國學功底深厚,尤善詞賦,水準高於金庸,更別說其他武俠作家。不過梁羽生兢兢業業、中規中矩,注定其比不得金庸,也沒有古龍驚采絕豔。似乎梁羽生的光芒比不得金古,以致現在大部分武俠迷動輒金古,好像忽略了梁羽生,其實梁羽生絕對沒那麼不堪,不然怎麼會穩穩在三把交椅上坐了幾十年?許多人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看不下去,我也有同感。不過,道理不是這樣算,梁羽生的武俠看不下去是因為讀者之前看了 大量金庸古龍作品,相較之下,梁羽生小說缺乏趣味性,可讀性,且情節模式單一,如果之前沒讀過金古呢?而且作者的水準也不是通過趣味性來衡量的。梁羽生是學者型武俠作家,而且接受傳統教育,許多觀念很遵循傳統,從不逾矩,他一直堅持俠大於武,他是有點排斥金庸的,這從梁羽生寫得《梁羽生金庸合論》可以看出。梁羽生向往儒士俠客,以擔當家國大義,緩解民族矛盾為己任,主角多為名士型俠客,經典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他給自己框定了一個圈子,雖然在圈子裏悠然起舞,成績斐然,但卻總也出不了圈子。其實他也很偏執,這點有點跟古龍相似,所以兩人沒有深諳中庸之道的金庸取得那麼高的成就。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也都是傑作。特別是白發魔女傳裏女主男輔很新穎也很成功。 對於梁羽生的地位,成就,風格,建議讀一下陳墨先生的《梁羽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