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新潮 民營舞台的傳奇飛越(2 / 3)

接下來的幾年,是羅世軍最安定的時間。演職人員的素質越來越高,隊伍越來越穩定,能夠有實力邀請越來越多的全國明星來助陣,林依輪、董文華、毛寧、陳曉東、蔣大為、程琳、周豔泓等都來過;舞蹈演員的秀做得精致、大氣;音樂震撼人心,衝擊力強;舞美設計,越來越賞心悅目。主持人阿勇等在舞台上越磨越出彩,闖出了自己的天地。除了2003年初春的一場全國性的非典型肺炎,給營業帶來暫時的挫折外,事業一切轉入了正軌。飛越逐漸成為了寧波娛樂業的執牛耳者。

2006年,又一次機會降臨。與彩虹路隔江相望的寧波水表廠,因城市改造與產業提升需要,將整體搬遷到莊橋工業園區。江東區政府在這裏醞釀著一次城市整體功能的轉變:將舊工廠打造成大型文化娛樂廣場。江東區宣傳文化部門將這個意向透露給羅世軍。

這是區政府的一著發展要棋。進入新世紀後,以鋼鐵、煤炭等礦產、能源生產為主的製造產業走向衰落,文化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文化消費時代大步邁來。在經曆了港味、台風、美國大片和韓潮等流行文化風暴的衝擊之後,中國漸緩漸進接受了文化產業觀念和文化消費方式。寧波的文化產業雖說發展速度較快,但與長沙、武漢等城市相比還是較為緩慢。江東區政府在深入專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作出了建設文化新區的決定,目標在2010年初步建成與建設現代化新中心城區目標相一致的都市文化發展格局。即用三大區塊共同托起江東都市休閑娛樂:以濱江大道和江東南北路沿江岸為主體的觀光休閑區塊,以朝暉路、民安路、姚隘路、中興路之間區域為核心的健身休閑,以興寧路、中興路兩側為主體的娛樂休閑區塊。彩虹路正處於娛樂休閑區塊核心位置,區政府決心大力扶植一批高雅藝術與大眾娛樂相融合,綜合性、多功能和特色化經營的文化娛樂企業,促進文化演藝業和文化娛樂業向規模化、綜合化、高檔次方向發展。

飛越敢不敢接這個盤?

一場爭論在飛越團隊裏激烈展開。很多人的意見是,現在的局麵已經穩穩當當了,何必冒險去折騰,搞這麼累呢?水表廠向西麵錢塘河,一個門開向東麵白鶴社區,另一大門朝北入新河路,與彩虹路並不相通,並不適合做生意。再者水表廠是七十年代的老廠,三十年的風雨剝蝕已經殘破不堪,將3萬餘平方米的閑置廠房全部改造,哪裏去籌措這麼多資金?產權關係不變、土地用地性質不變的情況下,變成商業用地,當時是吃螃蟹的事情,區政府能夠最終幫助企業完成嗎?如果總體框架不動,房屋結構不變,老廠的麵貌顯然與時尚亮麗的娛樂場所格格不入,能不能吸引到客源?況且,下水道改造、用電量增加等,要涉及諸多部門,這麼多複雜的程序,能否都能解決?飛越沒有經營過酒吧、酒店等,新的產業能夠適應嗎?

但是放棄機會,滿足於眼下八百人左右的演藝廳,顯然不是飛越所想。對於迅速發展的娛樂業來說,落後然後被淘汰是遲早的事。對飛越來說,這次機會確實是脫胎換骨般的重要,可關鍵是飛越廳撬得動娛樂城嗎?而這種模式在當時的中國還沒有人嚐試過。這不是小打小鬧的演藝廳,而是宏大篇章的構架;不是解決溫飽式的娛樂,是打造精神的工廠。飛越能夠做到嗎?政府能不能自始至終支持?項目一旦上馬,對飛越來說,就沒有回頭的路了,所有投資的身家資本全都得壓上了。

多少白天後的黑夜,黑夜後的白天,羅世軍一個人走在空蕩蕩的水表廠,一一打量著水表廠的各個老建築,思考、琢磨。這位親曆親為的董事長,有時是淩晨四點,因為惦記著鳳凰築巢老水表廠,竟打著手電到老廠裏研究。飛越能不能在這裏贏得再一次的飛越呢?

水表廠的大車間是改造為飛越演藝廳的最好選擇。荒涼的舊車間裏,隻有橫七豎八的廢棄的鋼質車床,一切是七十年代的氣息。這個刻著一段寧波工業史、沉澱無數七八十年代人的生活與故事的空間,能否成為一個有獨特元素的寧波娛樂場所呢?終於有一天,他的眼前豁然開朗:這裏可以改造成300平方以上舞台,上演大型的舞蹈加上秀場根本不成問題,而且垂直空間高,可以秀半空的舞蹈,與高空雜技、吊威亞等;兩邊有較大的回旋餘地,演藝人員有充足的準備與排演空間;因為空間開闊,LED冷光源等現代先進設備,完全可以布置,打造出一流的舞台效果沒有問題。需要幾百萬元的旋轉式升降舞台可以在自己的工廠裏打造,估計費用十萬元就能搞定。大廳可以改造成大約容納1300左右的觀眾席,上下可以隔出三層,在二樓三樓的包廂看演出,效果應該更加出彩;這麼大的空間,回蕩起爵士樂應當有強烈的震撼力。觀眾席可以分割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放上茶幾,滿足朋友家庭聚會的需要,邊欣賞節目邊喝茶聊天,同時也增加了營業收入。樓上、樓下可以互相呼應,T台可以延伸到觀眾席的中間,增加劇場演員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的互動。

然後,整個廠區完全適合新角色的轉換:舊的行政大樓可以轉變成酒店,酒店名稱就叫石浦王府酒店,做寧波最地道的石浦海鮮;群樓可以改成大浴場、咖啡館、酒吧;裝配車間可以轉變成賓館;南麵的堆場可以改成停車場,能夠容納三四百輛汽車,等等。40餘畝的土地完全可以雕琢出落落大方、有寧波特色的娛樂集群。

這是一個可以舞起來的寬廣舞台。他決定飛越錢塘河,為夢想成真拚搏!

·彩虹路的飛越效應

現在看江東區政府十年前的決策,藍圖已然成為現實。在核心老三區,江東無疑是最具風情的休閑之都。尤其是江東打造的不夜城,是寧波最美麗、最熱鬧、最具活力的風景之一;而飛越時空文化廣場無疑是最能折射江東亮麗之夜的名片。這一文化娛樂休閑中心,擁有以飛越時空大劇院、飛越伯爵KTV、飛越百度CLUB酒吧等係列場所,輔以飛越斯維咖啡館、飛越天泉大浴場、石浦王府酒店、富惠足浴、飛越賓館、飛越華爾茲、威迪斯體育健身中心等餐飲、住宿項目,是寧波市乃至浙江省由民營企業打造的規模最大的文化娛樂休閑“航母”。飛越以演藝為特色,以演藝消費帶動餐飲、住宿、休閑消費,以餐飲、住宿消費促進演藝消費,形成了成功的飛越文化消費模式。自開業以來,飛越時空廣場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日客流量達到6000餘人。這是飛越最為人稱道的奇跡之一。

寧波人不會忘記,這是2007年5月,飛越呈現給寧波人的一道文化大餐。這是飛越人,所有江東人,用一年奮戰打造的文化大作。

在飛越的營建過程中,江東區宣傳文化部門靠前服務,自項目策劃啟動之時即行介入,幫助飛越從規劃設計、功能布局、投資測算等方麵進行分析論證,江東區發改委、規劃局、建設局、城管局、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工商局等10餘個職能部門和屬地街道共同支持配合,使得項目從開始策劃到建成營業僅花了1年多時間。飛越自籌資金1.3億元,將娛樂的高起點和高標準融入水表廠,以舊整舊,卻又顯著提升了建築的品質:零亂的廠區換成了明晰的功能區;陳舊的建築變成古樸與時尚相映成趣;促狹的道路經過整治,停車位、行車道井然有序;錢塘河從此與工業汙染告別。同樣的土地,同樣的房子,卻從此綻放出清新與豔麗。飛越帶動了整個區域品質的飛越。

在這裏,必須一提的是,羅世軍開辟了一條新路:他在錢塘河上架起彩虹橋,與四眼碶路貫通,與彩虹路十字相交。當時,很多人為能不能造下這座橋擔心。但羅世軍認為,飛越是麵朝彩虹路的,它必須與彩虹路息息相通,否則就是孤島。經過層層審批,橋造好以後,因為車輛進出頻繁,街道交警都有些意見。飛越請民警們等到演藝廳觀看節目,民警們感慨萬端:飛越製作了這麼健康向上優秀感人的好節目,是為社會做了大好事,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管好車輛。而現在證明,這是一個最富遠見的決斷:飛越的客人70%都從這個入口進來;在演藝結束後,又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分流作用。而對彩虹路來說,因為與飛越相通,共享了飛越的客源,這一帶的酒吧、賓館、歌廳、服裝店、夜宵店、24小時超市等,生意火爆;四眼碶路成為全國特色社區商業街。如果從天空中拍攝夜色籠罩的寧波城,彩虹路以及由之到興寧路、中興路,其繁灼的燈光、明亮的車流一定如七彩虹一般,是甬城最絢美的照片,迷離而醉人。文化娛樂休閑廣場的集聚效應由此皴染、蕩漾開來。

飛越廣場的生意日日火爆,這一片區域已經融入了眾多人的生活,成為日常快樂的節奏。一站式服務省卻多少操心的事,關鍵還可以欣賞到有寧波味道的一場大戲,飛越時空大劇院讓人記住了寧波人的品質、寧波人的活力、寧波城的繁華。它已經成為寧波區域內老百姓理解夜的一個符號,象山、寧海、餘姚、慈溪等地,人們駕著車而來,為的是聽一句幽默搞笑又意味深長的小品台詞;為了搶到一個好位置,還得從傍晚六點開始等起,一直等到九點開始。它甚至成為華東地區夜的坐標之一,到寧波來的人,有多少人不記得那一首飛越時空的歌呢?

如果你到飛越時空大劇院感受過一場瘋狂與清新、大俗與大雅的晚會,你會強烈感覺到它已經遠遠超越了通常意義上的“歌廳文化”。它的每一台戲,張揚著娛樂精神,追求新奇獨特,鮮活時尚。在演出過程中,歌手勁歌熱舞,觀眾放聲應和,有時模仿歌手載歌載舞,台上台下融為一體,還常常有觀眾登台參與表演,營造出種種滑稽、風趣的分享快樂的場麵。它又有大量讓人靈魂受洗的正能量節目。主持人的脫口秀、小品演員的台詞,常常能揭示生活真諦,感悟人生要義,說到人的柔軟處時,讓人禁不住落下眼淚。還有豐富的本土化風格鮮明的節目。飛越挖掘如河姆渡、天一閣等曆史文化和現代港口文化資源,創造出眾多有十足家常味的標誌性品牌節目。飛越大劇院表演的高雅純藝術類節目比例達到28%至40%;它的節目,既讓人在娛樂的同時,又適恰地提醒人生活中常常會忘記的珍貴的東西,看到庸俗的世相背後高貴的部分。或者說,飛越時空在培養了娛樂市場的同時,也引導了陶冶了人的情操,升華了人的精神境界,在互動交流中開闊了人的眼界,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而正是它的這些真誠與坦蕩、樸實與快樂的元素,激蕩了人內心向上的一麵,使它更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飛越時空以自己的正氣、大氣、朝氣、靈氣吸引人氣,完全改變了傳統的夜娛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