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新潮 彩虹跨越江東(2 / 3)

·十年發展展新篇——以楊傑的家博會為例

寧波,是創業創新的風水寶地。從這裏走出了聞名世界的“寧波幫”,同時,許許多多來自五湖四海懷揣著想幹一番事業夢想的人,彙聚於此,通過不斷努力和探索,迅速成長為新的寧波商幫。由此可見,寧波不僅源源不斷地輸出輝煌百年的甬商精神,同時也敞開胸懷廣納有誌青年,在這裏移植創業創新的基因,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也許就是一個傳承百年並生生不息的商幫成功的秘訣。十年家博會的策展人楊傑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1973年10月,楊傑出生在道家鼻祖老子李耳的故鄉河南省鹿邑縣,這是一個背靠黃河、魯豫皖三省交界的中原大地。祖輩是佃農,父親是當地“焦裕祿式”的基層好幹部,修身養性、建功立業、回報社會是家庭給他灌輸的最深刻思想內涵。1994年,楊傑以優異的成績從浙江嘉興學院畢業,來到寧波國際展覽公司工作。那時,他做的全是外展工作,也就是組織寧波的企業到外地到國外去參加一些展覽會。當時每天工作的就是打打電話,給這些出國的企業辦辦出國的手續,辦辦參展的手續,老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有一天能在自己家門口辦展會……楊傑跟同行們心裏都憋著一股勁兒。

1997年10月,第一屆寧波國際服裝節隆重開幕,改寫了寧波沒有大型展會的曆史。楊傑和他的同行們有了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直到2003年1月8日,寧波市政府頒布了《關於寧波會展業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了會展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即“經過5-10年的努力,把寧波建成中國會展名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會展之都”;同時,首次提出寧波“會展經濟”這個概念,明確“把會展業作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大力扶持,重點發展”,基本理清了會展業發展思路。這讓楊傑看到了新的希望:“我要辭職,自己下海搞會展。”

當時,三十而立的楊傑已經是公司的副總了,這是多少年輕人奮鬥也未必能得到的職位,而另起爐灶創業,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楊傑決心已下,便義無反顧。他把自己的公司起名為“華博會展”,意思是“彙展華夏文明,博覽四海友誼”。七八個人聚在一間小房子裏便幹起來了。

楊傑最終沒有讓追隨他的夥伴們失望。9年來在國展公司的曆練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華博更是充分展示了他的才華。他帶領他的團隊,先後承接了服博會、家博會、旅洽會等一個個大型展會。華博團隊從7人發展到70多人,迅速形成了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新團隊。楊傑本人也成為會展業響當當的領軍人物。

華博公司成立伊始,楊傑就著力自主創新,把別人眼中的“小會展”做成“大文章”。事業起步後,楊傑明確自己的企業與其他同業者的差異,而實現差異化的具體措施就是要持續開創其他企業難以模仿的事業,不斷創新,實行品牌戰略。他常常對他的團隊說:“我們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家博會的品牌戰略就是讓家博會通過UFI(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

然而,一場席卷全國的非典危機,差點讓楊傑的初次創業“胎死腹中”。公司初建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寧波新會展中心建成後的正式合作的第一個項目,由於非典推遲了兩個月時間。參展商不斷詢問展期,有的要退展,“我們心急如焚,困在家裏盡一切辦法聯絡,做承諾,籌集的項目經費一分不花,自己貼錢辦事”。2003年是楊傑創業最為痛苦的一年。

但2003年的非典,也使楊傑遇到了“家博會”機遇。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牽頭發起興辦的一個大型會展項目,第一年在北京舉行,第二年計劃在深圳舉辦,因為非典取消了。因此,第二屆家博會舉辦地將重新在副省級城市中產生,寧波獲得了新的機遇。楊傑團隊提出的“選擇寧波,就是選擇長三角”的理念,打動了寧波市政府,也深深地打動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寧波終於成為家博會的舉辦地,華博公司終於獲得家博會的執行承辦權。

2004年,為了在寧波成功舉辦第二屆家博會,楊傑和他的團隊淡忘了周末的概念,籌備期間,幾乎跑遍了寧波整個家居市場,聯係了所有可以聯係的商家。皇天不負苦心人,2004年4月8日至11日,第二屆家博會在展出麵積、展位、專業采購商、成交金額(含意向成交)、參觀公眾等各方麵的數據幾乎是首屆3倍。帶著這些優異的成績,這屆家博會在寧波圓滿落下帷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王世成用“初戰告捷,合作成功”對首次在寧波舉行的家博會進行了高度概括。從此,家博會正式落戶寧波。與此同時,華博公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除家博會外,相繼執行承辦了旅洽會、食博會、花博會、房展會、建材展、美食節、服博會等眾多品牌展會,被會展業界稱為“華博速度”。

讓家博會通過UFI認證是楊傑的一個夢想,也是楊傑“思變”和華博創新的大手筆。

要想成為國際展覽聯盟成員,談何容易啊!比如,國際參展商的展覽麵積必須達到展會麵積的20%;國際貿易商的數量要占參觀總人數的4%。長期以來,世界頂級的家居行業性展會僅有意大利的米蘭、德國的科隆以及法國的巴黎。對當時家博會這樣一個剛舉辦了5屆的展會要通過UFI認證而言,就像做夢一樣。

但是楊傑沒有放棄這個夢想。楊傑把產業鏈的上下遊中有代表性的企業都吸收進來,確保有足夠寬敞的場地和國際化的展位布置。甚至連展會場館的廁所潔淨度,都絕不放鬆,達到國際標準。楊傑帶領他的團隊在家博會首創了會展陽光服務中心,在展會期間為參展商提供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全程服務,所有參展企業的產品必須經過展前準入預驗、布展審查、展中監控和展後舉報調查等全程的嚴格監控和跟蹤,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的企業將納入組委會黑名單,禁止其參展。華博還提供給參展商菜單式布展服務,首創節約布展模式。從2007年開始,華博執行承辦的家博會分春、夏兩期舉行,是我市首個分期舉辦的展會,填補了我市炎熱夏季沒有大型經貿活動的空白。

楊傑十分注重會展產業鏈的延伸。每屆家博會上,華博都會邀請多名行業內的知名專家組織探討家居產業的發展趨勢,為參展企業提供權威的戰略參考。還有以提升中國家居產業整體形象為宗旨的綠色家具產品評選、優秀樓盤獎評選等,在引領綠色時尚生產和消費的同時,為參展企業提供權威的行業坐標。

華博會展成立5年後,楊傑和他的團隊創造性地構建了“五輪驅動”的嶄新會展服務運營機製。所謂“五輪驅動”指的是“會網刊書盟”。即:舉辦家博會、建立網上家博會、編輯刊發《中國家居》雜誌、發布《中國家居產業年度白皮書》、運營中國家居產業聯盟。這個運營機製的出台,立即在中國會展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久在廣州、上海、北京等一批大型展會便紛紛效仿。

2007年4月起,三大國際家居展後麵終於又多了一個名字: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舉辦地:中國寧波。在寧波舉辦的家博會進入了世界展覽業最重要的國際性組織——國際展覽聯盟(UFI)。這也是全國首個加入國際展覽聯盟的家居類展會。

“辦展會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是國際展覽聯盟的成員,那就不是你去找參展商,而是參展商來找你了。”楊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家米蘭著名的服裝企業,想打進中國市場,正在為參加中國的哪個服裝展會而猶豫。大連國際服裝展覽公司的人員剛說出他們是國際展覽聯盟成員,那位叫瑪羅·瑪澤奇的意大利總裁就拍板到大連去參展,還當場簽了6個國際標準展位的合同。因為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參展商、貿易商眼中,國際展覽聯盟有著極高的知名度。隻要是國際展覽聯盟成員的展會,就意味著是一場有著高標準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

每一年國際展覽聯盟都會向全球公布一次當年即將開始的各類展會,頂尖的展會和成員展會都在公布之列。每年公布的70個最頂尖的家居(家具)類別展會中,寧波的家博會也被列入其中。這就是一張讓寧波展會通往國際市場最好的名片。

2007年6月,華博公司又被正式確定為寧波服裝節的核心項目寧波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的執行承辦單位,服博會成了華博團隊經營的又一核心會展品牌。楊傑通過對服博會展館功能布局和整體包裝進行國際招標,成功實現了服博會變臉。其後,楊傑帶領他的團隊通過發起成立國際服裝產業促進聯盟,使服博會成為“服務產業的超市,引領市場的搖籃”。

家博會於2007年6月順利通過了國際展業協會(UFI)認證後,服博會於2009年11月也通過了UFI認證,成為華東地區第1個、全國第4個服裝類UFI認證專業展,華博公司同時擁有兩塊會展金牌,凸顯了華博的品牌優勢。

麵對取得的巨大成功,楊傑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近年來,楊傑把目標投向了大管家家居網。楊傑決心把它打造成浙江最大的家居網站,成為建材、家具、家居的權威展示、交易窗口,擁有海量的家居資源,成為寧波最及時、最全麵的家居資訊平台。大管家家居網寧波站現已全麵啟動。

·溝通、橋梁、紐帶——新會展中心的美麗圖騰

楊傑的成功可以說是寧波會展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家博會的發展,對應新會展中心的十年,創業從來艱辛,甘苦自知。在江東,這樣的十年並不是個例,而是許許多多會展人的共同體驗。一切從無到有,從起步到騰飛,削尖頭往裏鑽,因為寧波會展人的夢想從來不局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成為“國際”的代言是他們的永恒目標。海納百川、港通天下,在寧波會展人心中生來就有著寰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