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情 味 請客這回事(2 / 2)

我自然大為著急,因為請到客人是我的本分,請不到客人卻是我的失職,若兩手空空回到家裏,大人肯定又要罵一句:“噶眼小生活都做不好。”

糖果不給我吃沒關係,但是任務要完成。我就一臉哀求地說:“叔公啊,你不要去別人家,一定要去我家吃啊。”假如叔公不答應,那我就使另外一招,拉起他的手就往門外拖:“叔公,走,現在就去我家。”

叔公纏不過,隻能笑嗬嗬地說:“好啦好啦,別拉了,晚上我會去。”聽他答應,我才放開他的手,高高興興跑去別家請客了。

那時的客人,就變成了雄踞齊地的韓信,項羽、劉邦兩家都搶著拉攏。

因為人小,我不大明白請客的重要含義,直到現在,我才領悟到,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好不容易請一次客,自然要把客人都叫齊了,反正一個人是一桌,十個人也是一桌。

如今請客則完全不同。每當過年請吃飯,我就一通電話撥遍,大大省去了跑腿之苦,並且也避免了見麵時的寒暄客套等許多繁文縟節,有人是“禮多人不怪”,我不怕見怪,就怕禮多。隻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四個長輩除外,他們也有電話、手機,但我不打,而是按照過去的傳統親自跑一趟去叫。

對我長大以後的“懶”,爸爸頗有微詞:“這麼近的路打什麼電話,去叫一下又不難!”因為在他看來,上門去請客人顯得更有誠意。但是礙於我也成家立業,他不好總是拿父親威嚴壓我,隻是嘮叨幾句,也就聽之任之。

從前我隻是跑腿的份,而沒有上桌的份,往往還沒挨到桌邊,大人就嗬斥:“下去下去,這是給大人吃的,你一個小人一點規矩也不懂!”現在不僅不用跑腿,上桌也有份了。常常爸爸還在廚房炒菜,我卻代他在桌上陪酒招待客人。

有時我也需要跑進跑出,這時候就輪到六歲的女兒粉墨登場了,她像模像樣坐在我的位子上看著大家說:“現在我是主人,你們是客人,快點吃!”把一桌人惹得哈哈大笑。

假如按照我的成長方式,她也得學著去跑腿,去守各種各樣的規矩。然而我也不勉強,跑腿也罷,上桌也罷,都隨她。因為我並不清楚,究竟是從小聽話守規矩好,還是獨立自主比較好。我很討厭我的跑腿生涯,事事都得聽從大人主張,可是假如當年不聽話,現在的我是不是願意穩妥地上下班,願意安靜地寫作文,麵對浮躁的現實還能耐心順從,就是一個問號了。我懷念小時候,但我更加懷念的是那幾顆無緣得到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