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情 味 生子當如豬八戒
在過去,我常懷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雄心壯誌。
我對她講:“我若生子,必須像我,雖沒多大用,起碼也是顆讀書種子。如果像你,那可糟了,以後他在班級裏恐怕連四人小組長都當不上。”
她隻拿眼睛白我,並沒對我的話進行反擊,證明她對她丈夫莫測高深的學問還是有那麼一點折服的,這讓我得意非常。她卻不知道,她丈夫的學問根本騙不了內行人,隻可用來騙騙糟糠之妻、騙騙鄉下老媽子的。
誰都希望自己的後代有出息,父子共同嘯傲,多爽呀。
中國文學史上,就有四大天才家族,父子幾位個個英雄出眾,羨煞後來人。
第一家是眉山蘇家,即蘇洵、蘇軾、蘇轍,其父蘇老泉,生子軾與轍,唐宋八大家,蘇家父子竟占了其中三席,可謂是文學史上的奇觀。
第二家是三國曹家,即曹操、曹丕、曹植,其父曹阿瞞,生子丕、植,三人文名滿天下,才華溢千古。
第三家是東晉王家,即王羲之、王獻之、王凝之,王右軍生子獻之、凝之。奇怪的是,古人講究避諱,而王羲之居然不避,都以“之”字行之,讓人一看,以為是王家三兄弟,而不是王家父子。一代風流,盡在王家。
第四家是東晉謝家,謝家人物猶以謝安為代表,淝水一戰,謝安指揮孩兒輩,大破苻堅,使北方各族從此不敢南窺,為晉室打下幾百年的太平。謝家屬於權勢重、聲望隆、名氣大,主要以自身風度、瀟灑言論傳於後世,震撼千古的詩文倒不多見。
中國政治史上,則有三大家。第一家是東吳孫家,其父孫堅,生子孫策、孫權,東吳孫家子弟個個豪橫霸世,英雄無敵。與之相對的是蜀中劉家,劉備懦弱無能,生子阿鬥更是草包無敵。
第二家是北宋楊家,楊繼業生有七子,稱楊家七郎,其中六郎楊延昭,生子楊宗保,宗保與巾幗英雄穆桂英成親,生子楊文廣,楊門四代,都有傑出人物,楊家滿門俱是斬釘截鐵的忠良。
第三家是唐朝薛家,其父薛仁貴,生子薛丁山,薛丁山娶妻樊梨花,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相當於楊宗保與穆桂英,都是歡喜冤家,曆來為中國人喜聞樂見、津津樂道。樊梨花生子薛剛,有薛剛反唐的傳奇,說薛剛統領各路人馬攻打武則天,最終恢複李唐王朝。
至於關羽、關平父子,嶽飛、嶽雲父子,則屬於“上陣父子兵”的典型,老子名氣大,兒子多少沾了點光,不算在名門世家裏麵。
如此輝煌的門庭,幾家能夠?中國五千年曆史,來來往往不知有多少億兆人家,才不過出了這麼屈指可數的幾戶。
看來,“生子當如孫仲謀”是不可能了。那就退而求其次,生子當如我吧。可是我又有什麼呢?無潘安衛玠之貌,得讓兒子討女人喜歡。無石崇王愷之富,得讓兒子錦衣玉食。無鹿鼎公護國公之封爵,得讓兒子大樹底下好乘涼。我要讓我的兒子像我哪一點呢?唉,真夠慚愧的,居然拿不出丁點東西可向未來的兒子炫耀。
讀蘇東坡,看到其中幾句話,是東坡寫給剛出世的兒子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掩卷後,失落良久。是呀,要他聰明、出息幹什麼呢?能夠一生快快樂樂的、無災無難的,比什麼都強。八戒粗魯笨拙,卻一生享福,偷懶有他的份,好吃有他的份,衝鋒陷陣用不著他,以身犯險用不著他;有恙時,逢凶化吉,不測處,遇難呈祥。還求什麼呢?
有思想畢竟是痛苦的。就把痛苦留給他老子承擔,且讓兒子做一隻快樂的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