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鄉 味 中河之美
北侖位於入海口,又身處江南水鄉,它既有大海的豪放,又兼備水鄉的柔美。這是塊剛柔並濟之地。
柔美的體現就是那條情深意長的中河路。中河路有三美:綠蔭之美,風景之美,塗鴉之美。
不少人會對塗鴉之美有好奇,感覺好奇的朋友可直接跳過以下200字,現在開始跳……
先說綠蔭之美。有一句被引用許多次的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假如有這樣的慧心,你就會感受到中河路上的綠蔭,那些綠蔭成片成片,行走其間,有行走於山陰道上的舒暢。又因為店麵與人行道有段距離,所以你不用擔心空調外機的熱氣會侵襲到你,這也真是一段貼心的路程。
司機駛入中河路,因為路的狹小,他會慢下來,會注意到在視線裏綿延的綠蔭,這些綠蔭讓人安靜。當行至第五個公園,他會看到一座河麵上的小橋,以斷橋的姿勢蜿蜒著。
北侖極少有讓人可以為之駐足的風景,這座小橋是個例外。
中河路在新豔公寓附近還有座橋,橋麵上經常有位年老的街頭藝術家,拿著粉筆秀他的書法。有一次我經過中河路,看見他在那裏奮筆疾書周朝的曆史,比如周文王如何如何,妲己如何如何。每個字都力道十足,大小一致,寫在橋麵上,是一幅上佳的藝術品,讓路過的人不忍心踩踏。
我隻是擔心這件藝術品的保質期,因為一陣大雨,就會把他的藝術創作洗刷掉。
然而這位粉筆老爺爺人老心不老,他分明把“中河塗鴉”當成了事業在做,經常雨天後,他就會走上橋頭,重新續寫他的醒世格言。
又一次我路過中河橋,發現橋上的曆史已從周朝進化到明朝,說嚴嵩如何如何,趙文華如何如何。讓人欽佩的是,他不帶書本,不帶手抄本,完全憑記憶,信手寫來。
每次走過中河路,我都會覺得北侖其實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除了風景,更有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