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始終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彈丸小國,由於曆史、種族和宗教等錯綜複雜、積重難返的矛盾,始終處於眾多阿拉伯國家的仇視和包圍中。雖然,國際社會一直在多方努力,積極推進中東和平進程,但是,現實的衝突和戰爭陰影時時籠罩著猶太民族。
與美國龐大的國家戰爭機器不同,聰明的猶太人更注重建軍質量,“精銳之師、出奇製勝、常備不懈”便是它的建軍核心。它在曆次中東戰爭中創造的卓著戰績,就連“山姆大叔”也會豎起“大拇指”。“電閃恩德培”“巴比倫行動”“暗鑄核盾”等一係列軍事行動,有的雖然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它那守疆衛國、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的行動令人欽佩。當然,其軍事謀略、戰術安排更讓軍事家們歎服,有些可稱得上“經典戰例”。
在眾多的軍兵種中,我似乎對海軍情有獨鍾,這可能源自我對海權的認識。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的哲學家西塞羅曾預言“誰控製了海洋,誰就控製了世界”。馬漢所著《海權論》因係統闡述了海權的極端重要性,從而成為美國國家軍事戰略的核心理論。縱觀曆史,幾百年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乃至當今的美國,無一不是通過掌控海權,曾經或正在成為全球的霸主。中國近代飽受外敵入侵的恥辱曆史,幾乎都是從海上被外敵打開國門開始的。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有句名言:“我們的航母現在在哪裏?”這句話不但形象地表明了美國在處理突發的海外危機時慣用的軍事手段。同時,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國家的海軍在維護國家利益中的突出地位和急先鋒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在視察海軍部隊時,曾登臨多艘戰艦並連續五次題上同一句話:“為了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可見一位大國領袖對海軍建設所寄予的厚望。
看看我們國家海洋權益的現狀,看看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我國的對外貿易和能源安全,再看看日益走近我們的海洋經濟時代,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重視海權、更加重視海上軍事力量的建設嗎?
軍事是政治的最高表現形式,不要說戰爭年代的“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哪怕是在和平建設年代,國防和軍事力量同樣不可缺少。它既是一個國家領土完整和維護主權的保證,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複興的基石,同時,還是維護世界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因素。一個沒有國防觀念和意識的民族,是一個充滿危機的民族;一個沒有國防和軍事實力的國家,注定是一個隨時可能蒙受侵略和欺淩的國家。中國近代那段充滿恥辱的曆史,不正是因為閉關鎖國而故步自封,經濟頹廢而國力衰竭,缺乏憂患而有海無防,從而,讓眾多西方列強任意宰割和蹂躪的曆史嗎!
毋庸置疑,憂患意識是每個國人必須具備的意識,國防觀念是每個公民必須強化的觀念。而關注軍事則是每個熱血男兒骨子裏應該擁有的嗜好。
如此,我的軍事情結值得延續……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