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一聽到哪裏有老師可請教,他就會執拗地去叩開一扇扇的門。他榮幸地得到了鎮海的幾位書畫篆刻行家陸天波、王惠定、邵忠偉等老師的幫助,成為他們特殊的學生。有了老師,他信心更足了。
鎮海“建築新村”某單元四樓的一間鬥室,深更半夜總是亮著燈光。這裏有一個自強不息的青年人正傴腰用腳趾一頁頁翻著書,在知識的海洋裏求索,用腳挾著鋼刀在藝山中破石開路。腳踏著生命的大地,風風雨雨艱難坎坷,堅定的雙腳旁,綻開一朵朵香自苦寒來的梅花:
他的作品在《中國書畫報》、《青少年書法》、《鄭州美院學報》等全國各地的報刊發表;在全國、省、市級的書畫大賽多次獲獎並展出。今年10月他的作品將遠涉重洋代表中國殘疾人的藝術水平去日本展出。
在紀念“五四”運動七十二周年之際,他被授予“省新長征突擊手”的稱號。在榮譽和成績前,他說,國家和社會給了他莫大的榮譽,鞭策他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上更加勇往直前,為社會主義建設盡自己的全力!
有的人有手,卻失去了理想,
手蒼白得毫無力量,
有的人失去了雙手,但空蕩蕩的袖管,
卻把理想的翅膀高揚……
這是石化三建公司子弟學校少先隊員們獻給他們敬愛的校外輔導員孔黎翔的歌。他就是迎著黎明飛翔,謳歌著春天和太陽的人——孔黎翔。
附:獻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
2月22日,在石化三建公司子弟學校新學期開學典禮上,8名中小學生接過一方方鐫刻精美的印章,久久地凝視著印邊款上鐫刻的一句句自強不息的名言,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是他們的校外輔導員,一位失去了雙臂的大哥哥贈給他們的比金子還珍貴的禮物。
去年金秋時節,學校邀請了“省新長征突擊手”、殘疾青年孔黎翔同誌來校作報告。他在人生道路上與命運抗爭、自強不息的事跡,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各個班紛紛召開“學習孔黎翔,為祖國奮發學習”的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寫作文、日記,謳歌心目中的英雄……少先隊大隊部帶著孩子們的心聲聘請孔黎翔為校外輔導員,將鮮豔的紅領巾敬重地掛在他的胸前。
小孔雖然行動不便,又忙於工作,但時刻記掛著學校和同學們。上學期結束前,他叫一位老師轉告學校想為本學期評出的品學兼優的學生各刻一方私章,以表示作為輔導員的一份心意。
孔黎翔雖然失去了雙手,但他身殘誌堅以腳代手,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他的書畫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及海外獲獎並展出,現在他要以他的“手”為孩子們獻上一份愛心。
孔黎翔滿懷一個輔導員的責任心,即使在春節外出走親眷時,也不忘在深夜熬著寒冷,腳趾夾著冰冷的鋼刀精心為孩子們刻製印章。開學前的一個晚上他終於把8方印章如期刻完,並親自送到一位家住鎮海的竺老師家讓他轉交學校。
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得到珍貴獎品的孩子們的心聲吧:
“以前我們盲目地追歌星、明星,現在我明白了,自強不息的人,才是真正的閃光偶像,真正的星。”
“這不是一枚普通的印章,這裏包含著您對我們的希望。”
“您的禮物,我用少先隊員的標誌——紅領巾細心地包裹起來,它將永遠鞭策我前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