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 在典子的故鄉作客
——作者根據孔黎翔口述整理
16年前,我生命中的一個黑色日子,一次意外使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從此失去了雙臂。想起今後的日子,我害怕得近乎絕望。
就在第二年(1981年,日本昭和56年),我看了一部剛引進來的日本影片《典子》。一出生就沒有雙臂的典子那熱愛生活、頑強拚搏的形象深深地感動了我,像現身說法的老師給我以深刻的人生啟示,我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之光。
回想起來,後來我之所以能做出一些成績來與典子對我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我真想見見我的這位異國的人生啟蒙老師。
去年12月中旬,我有幸作為浙江省殘疾人訪日藝術代表團成員飛抵日本熊本縣,想不到的是我們舉辦藝術慶典,進行文化交流的熊本縣竟是典子的故鄉。
就在抵日的第三天,在紀念“國際殘疾人日”中日殘疾人事業學術交流會上,典子作為日方代表之一上台發言。她短發齊肩,衣著典雅樸素,明亮的眼睛透著自信和善良。講到動情處,一雙空蕩蕩的袖管微微晃動。她大學畢業後,在熊本縣殘障者協會搞福利、慈善工作已15個年頭了。
宴會上,日方特意把我和典子安排坐在一起。她拉家常似的對我說,她34歲了,有兩個小孩,一直堅持自己料理家務和撫養孩子,與她住在一起的老母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她真誠地說我取得許多成績真不容易。她表示自己要更加努力學習,明年爭取隨訪問團到中國來……我把特地為她刻製的“典子”印章送給她,她連說謝謝。看她滿意的樣子我非常高興,總算實現了我多年的表示感激她的心願。
在日本,殘疾人一般很難進入公辦學校讀書,就是典子這樣頗有知名度的殘疾人也隻能自費讀私立大學。在就業上,有些企業寧可被扣錢,也要拒絕政府法定攤派的殘疾人。
熊本縣國際交流會館展出了我和浦江文化館以及長興等地幾位殘疾人的書畫作品,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一位有名的東京篆刻家橋不庸男先生聞訊特地趕來,負責活動的森高先生特地把我介紹給他。他看了我送他的自製印稿後說:“看了你的篆(篆刻最高級別)水平,願我們能成為好朋友,經常交流。明年去中國時,一定到你的居住地寧波看看。”
日本人對中國的篆刻書畫很感興趣。交流會上,我在一尺見方的紙上現場寫了諸如“長壽”、“如意”等內容吉祥的書法作品十五幅。至於篆刻就供不應求了,最後硬是留下兩方給日方殘聯作為禮品,送給大力支持這次活動的人士。
12月6日,日方安排我們去世界有名的活火山——阿蘇活火山遊覽。在海拔1100米高的火山頂,一團團熱氣騰騰的霧氣像一朵朵白雲奔湧而起。麵對此壯觀的景象,一種強有力的生命力震撼著我的整個靈魂,從中我受到了人生的啟迪和感悟。彌漫山頭刺鼻的硫黃味,使我不由地打了好幾個噴嚏,才從思考中醒來,畢竟麵前是火山啊!遊覽區域,遍布了一個個形如碉堡的掩體,能承受幾噸重的物體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的衝擊。據介紹,阿蘇火山每隔六年噴發1~2次,噴發時,會影響周圍80公裏的範圍。這些掩體是為了預防萬一,遊客可以在裏麵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