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謝國旗的文保舉動還有一則小故事。魯青生老人從小佩服範文虎的醫德,所以當其聽到西嶴因桃源灣開發而將範文虎墓拆除並已“判決”(即在墓碑上寫上了“拆”字)。魯青生的心燃燒了,立即讓人代寫了一封信給區委,並由區委書記陳偉俊批示,大體意思是“桃源灣開發的重要性與該墓是否屬於文物並保護?”的信件批給了文管辦謝國旗。他考證研究後作出結論:其一,範文虎是清末民國初期寧波著名的中醫業先驅,現中醫院坐堂醫生幾乎都是他的二代傳人,具有曆史和醫藥界名人的研究價值;其二,墓碑由鄞縣唯一兩位末代進士之一的高振霄所書,具有曆史名人和書法藝術的研究價值。同時提出“當保護之”。陳偉俊書記由此批複免拆並被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謝國旗還常常被王重光先生憶起其曾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的那些事跡,為了找回被盜的文物,冒雨騎著摩托車追趕。獲悉西嶴水庫的明代文物石翁仲被盜賣的消息,輾轉打聽到已被運往慈溪觀城。他向村裏相關人員宣傳了一個多小時的《文物保護法》,得到了知情者的協助,一起追到觀城,一個多小時後,兩尊石像被順利放上汽車。“沒有動用公安力量,一人偵破,智鬥‘盜賣’,安全返還石刻文物”。其事跡被《寧波日報》《中國文物報》專題報道。
謝國旗深知,為保護文物,有時難免麵臨危險,甚至被人報複,但自己選擇的是堅持正義,哪怕用生命去守護也在所不惜,特別是麵對盜墓賊。所以,在烈日下,風雪中,在崎嶇山間都留了他尋訪文物的足跡;麵對任何損壞文物的行為,他總挺身而出,年複一年,關注文物,宣傳文物。2013年7月,“鄞州區業餘文保員隊”榮獲“第六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團隊獎”。
在謝國旗的帶領下,鄞州區的文物事業於沉甸甸的獎杯下,澆鑄著這群遍布在鄞州田野之上的文物守護者的熱情、忠誠、智慧、勇氣,澆鑄著無數辛勞、心血、寂寞、委屈。“不怕吃苦,不怕嘲諷謾罵。”這就是他對自己的評價。區政府領導稱其為“經驗豐富的專家,鄞州遺產的一本通”。30年間他走遍鄞州山山水水,他對鄞州的每條道路,每塊石板都留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