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茶餘飯後 說筆(1 / 1)

第四篇 茶餘飯後 說筆

看到我孫子筆盒裏許多各種各樣的筆,勾起了我對筆的諸多聯想,心底裏有一種不說不舒服的衝動,於是借助筆的“基本功能”來說筆。

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看到比我大的小孩拿著筆在寫字,我就拾了一根樹枝在泥地上亂劃,這樹枝便成了我的“原始”筆。有時撿了一小塊木炭或者石灰,便在石板地上或牆壁上亂畫亂塗,於是這木炭、石灰便是我用來“寫字畫圖的工具”。等到上了小學,我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寫字畫圖的工具”,而且有鉛筆、毛筆,毛筆還分大字筆和小楷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石筆”,可直到現在我隻知道這石筆像是玉石一樣的東西,用它可以在石製的小黑板上寫出白白的字來,就像老師在大黑板上寫字一樣,可以擦掉,至於是天然生成的,還是人工製造的就不曉得了。那時,小學生寫字畫圖用的紙沒能像現在小學生那樣隨便,尤其像我們這般窮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學讀書已經算蠻不錯,要再花鈔票買紙實在太困難了。我想,聰明人用石筆和石板來代替紙張,大概正是為了能讓眾多的窮苦人家孩子,既能省下買紙錢,又不影響學習練字、做算術,這在當時應該算作一項很實用的發明。所以,我讀小學時,用得最多的是石筆。鉛筆總是隻有一支,等用到手指捏不牢時套上小竹管再用。因為不少小朋友都這樣,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麼寒磣。

現在,我的孫子、孫女筆盒裏裝滿了鉛筆、圓珠筆。那天我幫孫女用卷筆刀削鉛筆發現竟有九支,而且最短的也在十厘米以上。在我當小學生那個時候,即使是最富有人家的孩子,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鉛筆。不過,現在在校中小學生筆多,實在沒什麼稀奇,買支鉛筆才多少錢?不就是買一支中檔棒冰的價錢嗎!更何況像圓珠筆、鋼筆之類,原本不用自己掏錢去買的,隻需到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至叔、姑、舅、姨那裏去取。比如,我在寫字台抽屜裏,就有好幾支鋼筆、圓珠筆、簽字筆。這些筆有的是在退休前所在工作單位作為辦公用品發給的,有的是參加各種會議時發給的,哪裏用得了這麼多!與其放在抽屜裏過時甚至變質,還不如送給孫輩們去用。可是現在有些小孩子對大人們送給他們的筆,即便是沒有用過的,也未必都會看得上眼。大人們用的筆講究實用,而孩子們則喜歡新型、好玩,尤其像卡通造型之類的文具,即便今天買來明天就壞了也在所不惜。時代不同,連小孩子寫字畫圖用的筆也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由筆而想到了電腦。我在學會用電腦前,每個字和每個標點符號,無不是靠一支筆這個“寫字畫圖的工具”,逐筆逐個寫出來的。自從初步掌握了在電腦上寫文章的方法,這才發現,原來不用筆和紙也能把要寫的內容“寫”出來,而且能隨心所欲地修改,要比用筆在紙上寫字做文章更方便,更有趣。社會發展和科學進步到可以棄筆不用的今天,雖說再去計較筆的多與少或好與壞,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筆是無論如何不可完全棄而不用的。尤其是我們中國漢字書法藝術,隻有用中國的毛筆、中國的紙和中國的墨,才有可能寫出獨特的神韻來,電腦就難以做到。因此,當小學生把電腦擺弄得滾瓜爛熟之時,要緊的是引導他們握牢筆,寫好字。 ? ? ? ?

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