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茶餘飯後 ?登招寶山
我退休後每天大清早去登招寶山進行健身活動,堅持了有五六個年頭。後來因血壓過高,在醫生的勸阻下才停止登山,改為其他運動項目。在參加登招寶山運動那段時間,我甚至養成一種習慣:一天不去登山,心頭好像少了什麼似的感到不舒服。
我原本以為通過每天登山,胖鼓鼓的肚皮會小下去的,哪想到,幾年下來,肚皮沒小下去,體重反倒增加了五六斤。不光我是這樣,同我一道登招寶山的好幾位老朋友也都講:胃口越來越好,覺也睡得越來越香,頭一碰到枕頭就困熟了。我仔細思忖這其實也不稀奇。每天清早好幾百人登山,大家吃力歸吃力,可還是堅持登山不輟。大家一邊呼呼喘氣,一邊嘻嘻哈哈笑著聊天,從山腳登上山頂,一路下來,體內隔夜濁氣早就吐得精光,大自然清新空氣源源不斷地吸進體內,五髒六腑、渾身上下、裏裏外外,都經過吐故納新,隻覺得神清氣爽,腿腳靈活,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似的。
我體會到,每天清早登招寶山,不但能健身,而且還在考驗人的意誌。我與不少老年朋友一樣,一年四季,除了偶遇身體不適,或因刮大風、下大雨、有濃霧天氣不去登山外,每天清早四點多起床,五點鍾招寶山公園大門一開就進去開始登山。這要是沒一點決心和毅力,恐怕是難以堅持下去的。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數人身體裏的“零部件”都已經磨損得蠻厲害了。雖然招寶山不太高,可要從山腳一步一步登到山頂,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腰背和膝關節得用不小力氣,有幾位老年朋友隻能跨一歇一歇,全憑決心和意誌來鞭策自己堅持到底。
我每次登上招寶山,繞著山道忽上忽下行進,同時從山頂環顧東南西北,或近看或遠眺,發覺晨曦籠罩下的甬江鎮海口兩岸,竟是那樣雄偉,那樣絢麗。招寶山原本三麵環海一麵連陸,過去登上招寶山,就似置身在大海中:腳下波濤洶湧,極目海天一線,遠帆近檣,海鷗迎風擊浪。環顧南岸是一片農田和村舍;北岸是陳舊老街和低矮民宅。改革開放以來,招寶山以昔日扼鎮海隘口險要的雄姿和氣概,迎來了古戰場改天換地的嶄新麵貌。現在,站在招寶山頂,無論向哪個方向俯視,鎮海口的甬江兩岸,煥發著青春般的活力,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和濃烈的現代化氣息。我不禁感歎:招寶山真的在源源不斷地“招寶進財”。
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