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光憑這些還不足以解釋微博用戶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在互聯網這個圈子裏,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如果沒有天時地利的佐佑,成功談何容易。
1. 微博爆發的天時
(1)碎片化時間與碎片化信息的同步。
現代人的生活都很忙碌,能夠用來閱讀的完整時間也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在這個信息泛濫且碎片化越來越明顯的時代,相對於長篇大論、觀點模糊的文章,人們更喜歡閱讀文字簡短且觀點清晰的微博。
馬桶時間、公車時間、等待時間……微博的出現正好迎合了人們利用碎片時間的需求,坐在公車上看看微博上有什麼新聞,外出吃飯等上菜的時候發條微博……微博是那麼簡單,隻需要消耗一點碎片的時間,就可以通過它獲取信息,與人進行交際。
(2)智能手機的出現。
在微博發展的初期,因為傳統手機差強人意的使用體驗,許多人並不看好微博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拓展。然而,也是那段時間,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飛躍式的發展,智能手機上搭載的應用能夠將微博強大的功能完美呈現。因為智能手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在移動終端上享受這種超級便捷的娛樂休閑工具。其實,在智能手機帶動微博發展的同時,像微博這類的移動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智能手機的市場。
(3)3G移動網絡的進步。
在智能手機發展的同時,國內的3G移動網絡同樣在進步。也正是因為兩者的並進,用戶在使用微博的時候,能夠更快地加載圖片和視頻,使得微博強大的功能在移動終端上能夠更豐滿地展現。智能手機+可靠的3G網絡,使得微博這款互聯網產品更加契合移動互聯網。要知道,移動互聯網與人每天的接觸時間幾乎長達24小時。占領移動終端,使得微博更好地“潛入”大眾的生活。
2. 微博爆發的地利
(1)公民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空前高漲。
現階段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許多社會矛盾在這個時期集中顯現出來,公民關心公共事務,想要表達對公共事務的觀點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在微博上,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都能對話世界。人們通過微博關心公共事務。為了獲得更多有關公共事務的信息,接近半數的微博用戶會關注一些媒體的官方微博和認證的記者微博。網民通過微博關注社會公共事務,既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也是希望借此發表評論和觀點,表達自己對公共事務的看法和好惡。
(2) 釋放壓力尋求娛樂。
在城市生活的人們每天朝九晚五地忙碌,還常常不定時加個班,生活壓力大的同時,能夠釋放壓力的途徑卻不多。
因此,一個既有豐富的信息量,又具備社交功能的微博會受到這個人群的青睞。而且,微博簡短的內容,正好迎合這部分人群利用碎片時間閱讀的習慣。
(3)隻言片語“微博體”的即時表述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和習慣。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帥否?富否?好,都不是,滾去研讀書籍、好好工作、多自覺點醒目點!”自微博誕生以來,類似的妙趣橫生的段子出了不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段子被微博上的網友們用來模仿,衍生出更多的版本。
模仿的人多了,便有了各種“微博體”。微博本身140字的限製,使得每一段微博體都是那麼簡短。生活在快節奏中的人們,隻需改動幾個字,便能將自己的情況帶入其中。每一個微博網友,都能很方便地從中發掘出樂趣來,而這種發掘樂趣的體驗,也使得微博用戶更加喜愛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