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懷念外婆 遠去的黑夜(1 / 2)

第二輯 懷念外婆 遠去的黑夜

夜深了。屋內燈火通明,屋外亦是流光溢彩。本應是黑夜的時候,“黑夜”卻消失了。不知什麼時候起,黑夜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似乎再也不肯回首。

我把屋內所有的燈都摁滅,想尋找遠去的“黑夜”。可是對麵建築工地上太陽燈的亮光卻霸道地透過窗玻璃占滿整個房間。我又把所有的窗簾都拉上,終於,房間裏有了黑夜的氣息。而我似乎又回到了離去久遠的黑夜的懷抱,它的懷抱讓我沉浸在一片安寧之中。在這片安寧中,我的思緒緩緩起飛,越飛越遠……

記憶斑斑駁駁,仿佛月光透過樹梢殘留在地上的光影,婆娑迷離卻異常真切。我的思緒停留在多年前的那段時光——

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婆抱著我來到了一個叫白峰的小山村(現在已經改名叫“白峰鎮”了)。村莊的一隅就是我的外婆家。我在那裏度過了童年時光。

童年的夜晚,很黑,很沉寂,而黑夜中那一簇小小的橘黃色的火苗卻在記憶的河流中時隱時現,閃閃爍爍……

那簇火苗是從一種器皿中跳出來的。這種器皿,人們稱之為“火油燈”。在外婆家,我看到過兩盞火油燈。一盞是外觀比較精致,構造也稍顯複雜的“美孚燈”。它的主要構造有兩大部分——燈座與燈罩,都是用玻璃做的。整個燈體曲線優美、晶瑩剔透,讓人聯想起“婀娜多姿”或者“窈窕淑女”這些美麗詞彙。難怪在好長一段時間裏,我都以為它是“美婦燈”。直至我上了小學,老師在一堂課上的講話才徹底糾正了我的這個錯誤。他講話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現在我們基本用上電燈了,生活多麼的幸福。以前,還沒通電的時候,人們用美孚燈來照明。為什麼叫它美孚燈呢?因為燈和燈裏的油都是從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買來的。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叫外國人來買我們國家的東西。

外婆家的另外一盞火油燈,簡單多了,一個胖胖矮矮的橘子瓶,瓶壁內貼著一束棉紗線,線的一端稍稍探出瓶口,另一端則浸在有著淺淺的火油的瓶底。那盞燈通常放在廚房間。

我就是喜歡那盞美孚燈。每當黑夜來臨,我便盼望著外婆取下玻璃燈罩,讓那一簇火苗燃起。可外婆總是在已經變得黑乎乎的屋子裏說:“再等等,再等等,天還沒黑。”小時候的我,害怕黑夜。長大後,我會用形容詞來描述這種黑了,那就是“伸手不見五指”。黑夜一到,我再也不敢亂跑亂喊,怕驚動黑夜的精靈——屋外的風、屋外的雨、屋外的犬吠,屋外的一切響動黑夜的精靈。那時候,我隻能緊緊跟著外婆,把小手藏在她粗糙卻溫暖的手掌裏。這樣我的害怕才會少一點。

那時候,我經常想,外婆為什麼老是說天還沒黑?難道外婆的眼睛比我亮?她的眼睛可以照亮她眼前的物體,而我卻不能夠?當黑夜讓外婆隻能摸索著走路時,她才摸索著找來火柴,摸索著點燃油燈。火苗跳出來的一刹那,漆黑的夜逃到屋外去了,屋子裏溫暖起來,我小小的心也歡快起來。

外婆慢慢撚動著美孚燈中間一小小的圓形鐵片(那材料是不是鐵做的,我不清楚),那鐵片中間有一細細的鐵軸連著,它控製著燈座裏麵的燈芯,可長可短。外婆撚它的時候,總把它撚得最短卻又不會讓火苗熄滅。

有一回,外婆去廚房間忙活了,我好奇地撚起了那個小圓鐵片,忽然,火苗“呼啦”一下躥得好高,屋子裏頃刻間比往常亮堂了不少。我開心極了,心裏想,外婆真笨,每天隻能把火苗撚得這麼小,看我本事多大。我大聲叫喚外婆過來看,外婆踮著小腳過來了。沒想到,外婆非但不表揚我,還大聲斥責了我:“小鬼!你敗家子啊!火開得這麼大!”話音沒落,便急著撚起了那小圓鐵片,火苗一下子跌落下來,屋子裏依舊昏黃一片。我無限歡喜的情緒也跌落下來,感到很委屈,不明白平時那麼疼我的外婆為什麼對我這麼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