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扁擔悠悠 扁擔悠悠
說起扁擔,它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重陽節那天晚上,當我看到父親拿出那條擱置已久的扁擔時,暖暖的親切感霎時充滿了我的胸懷。
父親拿出扁擔,也許是心血來潮,也許是想重溫一下扁擔給他帶來的久違的感覺,他竟然想用扁擔挑著那些自釀的葡萄酒送我們回家。當我得知父親拿出扁擔後的用意時,第一反應卻是緊張。我一個勁地拒絕他的好意,說我們坐三輪車回家好了,再說今天是你們老年人的節日,怎麼能讓您累著啊;您執意要送,那就騎小三輪車過去吧。父親說,今晚的菜你買得太多,我吃得太飽了,想散散步消化消化,順便把這些酒給你們送回家。其實,我是擔心父親肩上壓著這條陳舊的扁擔,當它出現在繁華街市時,那種不協調的畫麵也許會令人尷尬的。但這話,我不好意思說出口,最後隻能由著他去。
父親在扁擔兩端掛上裝著酒瓶的袋子,袋口又緊纏著扁擔打了個結,這樣袋子就不會滑動了。他跟我兒子說,來,把你的書包給外公;還和我說,你那包也掛上來吧。我笑著拒絕了。兒子看著他外公肩上掛著書包和酒瓶的扁擔,禁不住樂了,說:“外公真有趣。”
回家路上,我牽著兒子的手走在父親身旁,聽著酒瓶子互相碰擊的叮咚聲,看著父親肩上的扁擔悠悠起伏著,忽然也想唱首悠悠的歌。兒子卻已經迫不及待地唱了起來:“你挑著擔,我牽著‘媽’……”我們都笑了。途中碰到的熟識父親的人,都無不驚訝地問上一句:“你這是幹什麼呀?”父親嘿嘿笑著:“送我女兒回家。”父親的回答讓我臉紅。我對他說:“你看,多難為情啊,人家肯定在說,這家女兒怎麼這樣,自己甩著手兒,叫老父親挑著這麼多的東西。”父親聽了,又笑著說:“哦,那也是的,下次,不應該這麼說了。”唉,叫我怎麼說呢,憨厚的父親啊,那一擔重物在我心裏沉甸甸的,叫我如何承受得起。此刻,我隻感到羞愧,為當初擔心父親的扁擔將給我帶來尷尬的念頭而感到羞愧。
而兒子的表現則坦然多了。他一會兒蹦跳著跟在我父親後頭嗬嗬笑著模仿著,一會兒好奇地問這問那:“媽媽,這扁擔應該是遠古時代的工具吧?”我告訴他,扁擔也不算是遠古時代的工具,雖然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可媽媽小時候,幾乎是天天見著它的。父親插上來說:“你媽媽小時候,外公老是用扁擔挑著她去走親戚的。”兒子睜大眼睛望著我,眼裏滿是驚奇與羨慕。我笑著點點頭,腦海裏便有一些畫麵出現:一個小小的女孩靜靜地坐在一隻竹篾編織的籮筐裏,顫顫悠悠的扁擔把她和另一籮筐的貨物帶上了去外婆家的路;小女孩仰望著頭頂上湛藍的天,偶爾有美麗的蝴蝶從籮筐上翩翩飛過,可惜她抓不著;抓不著蝴蝶的小女孩有些累了,於是,她聽著父親踏實有力的腳步聲在沙石路上“嚓嚓”響起,聽著歡快的扁擔“吱呀吱呀”地唱著歌,然後就甜甜地睡著了……
是的,在那個年代,鄉村裏的交通工具大多就是自己的雙腳,而運輸工具則要算扁擔為主了。勤勞的人們用輕巧纖長的扁擔挑起沉重的貨物,用粗糙厚實的雙腳翻越重重山嶺,來到鄰鄉鄰鎮甚至市區,用扁擔下的貨物來換取他們的溫飽生活。
也就二三十年時間吧,如今在我的生活周圍,作為運輸工具,扁擔已經沒有它的一席之地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車輛。那麼交通工具呢?就說我們親戚之中吧,除了我還沒有實現以車代步的願望,其餘的兄弟姐妹們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他們總是用一句話來向我炫耀:“有車的感覺真好!”
如果我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車,重陽節那天晚上父親就不會拿出寂寞已久的扁擔,而我和兒子也見不到父親肩上那條悠悠顫動的扁擔了。那麼,我們會不會失去了一個生動的夜晚而感到遺憾呢?
200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