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另一種聲音 看他開口處,笑落盡珠璣(1 / 3)

附錄另一種聲音 看他開口處,笑落盡珠璣

——讀《褚樹榮講語文》有感

風荷 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4a0650100b306.html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我坐在書桌前安靜地讀《褚樹榮講語文》。從書名可以看出,這是一本教學專業方麵的書。這本書是今年由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特別策劃的“名師講語文”叢書中的一冊,該叢書是我國新課改以來第一套新生代語文名師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的自我總結大係,是活躍在課改第一線的語文教學界領軍人物以“講”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語文教育思想、獨特的語文教學風格的論著。由全國特級教師於漪、劉遠主編,顧黃初教授作序,語文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手中的這本,裝幀漂亮,印刷精美,書本淡黃色的封麵上,除了“褚樹榮講語文”五個黑色隸體字以外,左下方還印有一幅仿白石翁的石榴畫,兩條斜生的疏枝上挑著三隻石榴,其中一隻成熟裂開,露出裏麵飽滿紅亮的石榴籽粒,似有深刻含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浙江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寧波教研室高中語文教研員褚樹榮老師。曾經多次讀過褚樹榮老師發表在《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通訊》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刊物上的論文,也曾經多次親耳聆聽過他那激情洋溢、風趣幽默的教學專題講座,因此覺得這本書與以往讀的稍顯枯燥無味的教學理論書不同,讀來特別親切、有味,引人入勝,仿佛是一趟愉悅的心靈之旅。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正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有力推進的曆史階段,在這個新的曆史階段,湧現了一批新的、在改革過程中搏浪前進並作出新貢獻的教學“名師”,褚樹榮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名語文教學名師。褚老師是寧波大學課程教學論專業碩士生導師,曾接受中學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和研究。今天他結合自身的實踐體驗,用“講”的形式把自己在語文教學方麵的所得所思彙集成書,無疑給了我們這些在新課程改革精神和新課標要求下實施語文教學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的一線語文教師們一把解惑的鑰匙和一盞指路的明燈。一篇篇讀去,我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語文境界,深深地被書本新穎的結構、先進的理念、豐富的內容和精彩的語言吸引。那詩意而又帶些詼諧的語言,那深入淺出的課堂描述和精當的點評,既顯示了褚老師對理想的守望,成長為一名名師的曆程,也顯示了他教學的紮實功底和高超的科研水平,讀來真的受益匪淺,令我愛不釋手。

最先吸引我的是這本專業書新穎的結構:《褚樹榮講語文》整本書按現在時髦的“板塊學說”來分,分了四個大板塊,第一板塊是“我的語文人生”,第二板塊是“我的語文理論”,第三是“我的語文實踐”,最後是“我的教學語錄”。每塊裏麵又分幾輯,總標題下麵又有許多篇目。這樣安排內容集中,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可以按順序讀,也可以分塊讀。中間兩塊內容“我的語文理念”和“我的語文實踐”是以往的專著也有的。第一塊“我的語文人生”選入的是老師部分的散文和詩詞,這是以往專業書沒有的。“語文老師除了教語文之外,他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在語文運用方麵堪稱典範,語文老師的人生應該是與語文結緣的一生。”給叢書作序的顧黃初教授特別欣賞這一板塊。更有意思的還是第四塊內容——“我的教學語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可能是大家過去讀過的任何一種教學“實錄”、“文庫”、“叢書”都沒有的。這是新生代的名師以條目的形式彙集自己的富有個性色彩的教學言論,這些言簡意賅的言論既符合語文和語文教學規律,又富個性特色。這本書選了褚老師的53條語錄,既是對前麵所講理念的概括,又是詩意的提升。如“新課是一種難得的藝術境界: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溫度,中心的強度,節奏的適度,程序的梯度,環節的向度——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教學要研究投入和產出,成本和效益。從兒童到少年,十多年的學習生涯,這些都是學生的生命時間,智慧生長的時間。要把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到珍惜學生的生命高度上來認識”,“優秀語文老師的人生四部曲:熱愛語文,耕耘語文,收獲語文,享受語文。”“語文老師有五心:詩心,詩意地生活;愛心,對真善美的由衷歡喜;恒心,聚沙成塔,積水成河;苦心,滾滾紅塵癡癡情,板凳要坐十年冷;童心,生命不老,青春常駐,學術常青。”語重心長,條條都很精彩,富有詩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