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我的現代生活 一張準考證(2 / 2)

這一次的報考與19年前的1965年截然不同。首先是此前的心願是為了心中的奮鬥目標,而在1985年的心願並非為了實現心中的那個“野心”,隻是充實和提高自身知識麵的“充電”而已。其次迥然有異的是,1985年時的報考條件已非昔日可比:其一,不再是精力旺盛且單純的小夥子了,我已成了“上有老下有小”,有生活重擔壓在肩的中年人了,一旦僥幸被錄取,三年業餘學習過程,需要比當年小夥子時倍加努力和堅持;其二是,除了小說書籍,當年的我已長期遠離教科書,原先掌握的知識多半已遺忘。而文科考試的曆史、地理、政治、數學、語文等五門科目的許多內容是需要記憶和背誦的,這對於已是不惑之年、記憶力明顯衰退的我,實在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至今難忘當年複習伊始,麵對考試大綱,需要熟記背誦的知識都反複經受了“背過忘,忘了再記”的尷尬過程。每天夜晚,往往學習還不到短短的一小時,就會開始“眠床帶信來”——哈欠連連,上下眼皮直想黏合。每每在此時,我會采取三招應急措施來刺激自己清醒:一是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配合掐同側的大腿,持續幾分鍾後替換另一側;二是用一手的拇指撳壓另一側手腕的“合穀穴”數分鍾,再換手施行相同的動作;三是采用冷水擦臉。

至今難忘報名後,距規定的4月6日的考試將近四個月的時間裏,為了實現心願,我在這段時間裏的國人最大的節日——春節期間也不忘“苦戰”,能壓縮的應酬盡可能壓縮,能派代表的“出訪”一概由代表擔當。

在當年秋天,我如願成了一名浙江電大文科專業的在冊生,在鎮海工作站的直屬班裏,我是年齡最大的“大叔”級別的學生,班上最年輕的同學剛好與我的兒子同齡。寒來暑往三載,我持續以“笨鳥先出林”的努力,抗爭著思維以及記憶的退化。當年的夜晚學習,由於條件限製,在嚴冬常著衣擁被禦寒,盛夏則搖扇避暑驅蚊。在每學期的學習中,企業為我一路綠燈,不但讓我帶薪參加麵授,而且在期末給我帶薪複習迎考的假期。當1988年7月如期畢業時,我的學習成績達到了班裏的中上水平。

三年的電大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不但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字工作能力。時至今日的文案工作中,總會時時縈懷起所得益的電大學習經曆。

這張珍貴的準考證與後來的畢業證書一起,至今被我保存在家庭檔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