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1 / 2)

如今,前半卷存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實在令人唏噓感歎。

好在那時的富春江,還遠隔戰火,秀麗的景色讓逃亡路上的李清照暫時忘卻了奔波之苦,一時間心情向好,不覺間就想起了南朝梁人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裏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坐在小船上,李清照為兩岸的山色忘情。然而,船過江邊一個叫釣台的地方時,再次觸動了她對世事的感觸,也就隨口吟出了《釣台》:

巨艦隻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李清照自嘲亦嘲世,叩問人間品節,短短四句,雖然不如《夏日絕句》鏗鏘有聲,但更能讓人羞愧思量,再思量。

一江如畫的勝意,又成一江漫漫秋愁。

逃亡路上,李清照可說是命運多舛,但她一顆家國之心,始終壁立如峰,總會在緊要的關頭,劍一樣刺向世道人心。那錚錚的鋒鳴,醒人醒世,卻隻歎,醒不了君王。

十月中旬,李清照終於到達金華。因為事先與親友打了招呼,她住進了一戶舒適人家。這裏遠離臨安,絲毫聽不到刀槍之聲。心有安逸,便生歡樂,李清照在這寬泛的環境中,也就想起了曾經的歡娛遊戲。

按打馬世有二種:一種一將十馬者,謂之關西馬;一種無將二十馬者,謂之依經馬。流行既久,各有圖經凡例可考。行移賞罰,互有異同。又宣和間,人取二種馬,參雜加減,大約交加僥幸,古意盡矣,所謂宣和馬者是也。

相傳李清照閑來有博賭的情趣,從她的《打馬圖經序》中也的確得到了佐證:“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嚐不進者何?”

李清照在金華那段難得的閑暇時光裏,也就時常遊玩於打馬的賭樂之中:“乍釋舟而見軒窗,意頗適然。而長燭明,奈此良夜乎?於是博弈之事講矣。”

李清照不僅每賭必贏,並在這裏撰寫了《打馬圖經》,另寫《打馬圖經序》和《打馬賦》,對這種遊戲的曆史淵源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和探究。

一代詞才宗主,竟然還是賭王,讓人從另一個側麵感知了她的聰明智慧。

金華,名勝古跡遍布,燦若明珠。八詠樓、天宋寺、龍德塔,古風幽幽;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洞洞生趣。曆代書畫名家,不惜步履,來此尋古探幽。

李清照卻無心於此,而是沉迷在打馬的遊樂之中。當遊樂的人們散去,她從牌桌上抬起頭來的時候,才知道這一天又要過去了。褶皺的衣裙,紛亂的妝容,實在無心打理,她站了起來,隻是隨手撩了一把頭發。

如今,前半卷存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實在令人唏噓感歎。

好在那時的富春江,還遠隔戰火,秀麗的景色讓逃亡路上的李清照暫時忘卻了奔波之苦,一時間心情向好,不覺間就想起了南朝梁人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裏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坐在小船上,李清照為兩岸的山色忘情。然而,船過江邊一個叫釣台的地方時,再次觸動了她對世事的感觸,也就隨口吟出了《釣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