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血戰疆場(1 / 2)

錢孫愛根本就不會領兵打仗,而王承恩所謂的“沙場”點兵更加可氣,他從一群平均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老兵裏麵,勉強湊了三千人。隊伍老齡化嚴重,單兵素質差,這還在其次,更要命的是,配備的武器還不齊全,有的士兵甚至連弓箭都沒分到。

戰馬就更別提了,因為是步兵序列,所以除了錢孫愛這位破虜將軍有一匹奄奄一息,半身不遂的瘦馬之外,其餘全都靠步行。

錢孫愛心想,這樣也好,等老子到了前線,說不定“挖心”的清兵已經占夠了便宜撤退了呢。錢孫愛幹脆也不要所謂的軍馬,自己在集市上買了兩匹馬,自己騎一匹,給錢三一匹,奔著山東地界去了。

每當錢孫愛停下來紮營的時候,都有一種誤闖敬老院的感覺。就這麼走走停停,過了一個月,這才到了山東萊州境界。

清兵果然退了,可是好好地一個莒州、兗州、薊城等六十七座縣城已經成了廢墟,當真可稱得上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據聞,奉命坐鎮山東的魯王朱以派因為害怕被俘,上吊自殺了。

清兵的這種“挖心”政策,目的在於搶掠財寶、人口、牛羊,大意就是繞過寧遠和山海關,從別的地方進入長城,從1629年開始到現在一共有五次,第一次入喜峰口,蹂躪河北,第二次入德勝堡,第三次從獨石口喜峰口、第四次越過了強子嶺、青山口。而最厲害的也是這第五次,再次從強子嶺入關,進入山東境內,繼而緊逼京城。

實際上在錢孫愛回到京城之前的一段時間裏麵,京城一直都是處於戒嚴的狀態的,直到後來清兵漸漸退去,這才重新打開了城門。

此次進攻中原的主帥是滿洲正黃旗多羅郡王阿濟格,和鑲藍旗旗主克勤郡王嶽托,嶽托是努爾哈赤長子代善的大兒子,也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名將。

撤退的時候,嶽托在前,阿濟格殿後,此人生性野蠻悍勇,樂於見血,當他聽說在八鎮明軍相繼戰敗之後,居然又有一股不到三千人的隊伍尾隨上來,興奮地他把酒杯都咬碎了吃掉,大聲喊著,一定要把這些人生擒活捉,用他們大腿上的瘦肉烤羊肉串吃。

他讓自己的兄弟阿巴泰帶著搜刮來的上千萬兩財物,四十餘萬人口,四十餘萬牲畜,現行返回草原,而他則親自帶領五百名禦營刀手星夜趕回,在強子嶺附近截住了錢孫愛的“大軍”

錢孫愛還在臭美呢,他甚至想模仿孫傳庭給朝廷上奏折,說自己殺退了清朝的主力大軍,名字都想好了,叫“強子嶺大捷”,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號角聲、海螺聲、戰鼓聲、喊殺聲大作,強子嶺接近草原,地處西部,缺水而幹涸,平時到處都是沙塵暴,此刻馬蹄聲一起,頓時飛沙走石,日月無光,一隊人馬從遠處殺了過來。

這些人裝束奇異,膀大腰圓,騎術精良,頭上纏著狐狸尾巴,脖子上掛著野獸牙齒做的項鏈,肩膀上扛著彎月般的戰刀,有的鎧甲外麵還罩著羊皮坎肩,給人的感覺就是光怪陸離,唯一一樣的地方就是每人腦後都有一條粗亮的大辮子。

當然這隻是給錢孫愛和錢三的感覺,因為他們沒見過,可是他們身後的那些老年人可嚇壞了,這些人有的以前有在邊境作戰的經曆,知道這是女真人的虎狼之師,又聽到他們發出“哈拉,哈拉”的聲音,知道這是“殺,殺”的意思,嚇得魂飛魄散,直接崩潰,瞬間逃的無影無蹤了。

“你也跑,我掩護你們。”

錢孫愛也並不是偉大,因為他聽到那邊的隊伍裏有人用漢語喊著“活捉主將”“活捉主將”,看來他是被盯上了,別人可以跑,他是跑不掉的,與其窩窩囊囊的死,還不如當一回好人,跟清兵拚了。早就聽說女真人驍勇無敵,還不知道到底有多麼無敵。

錢三就在馬上大哭,錢孫愛哪容他分說,在他的馬身上砍了一刀,那馬兒吃痛,嘶鳴一聲,飛快的轉身逃走了。它本身也不是一匹訓練有素的戰馬,遇到危機,轉身逃跑,是第一本能。

同理可證,錢孫愛馬兒也不是戰馬,所以此刻隻知道步步後退,等到五百名滿清禦營戰士到了跟前,奔騰嘶鳴,它就直接嚇得癱軟在地上起不來了。

錢孫愛連忙抽出戰刀,跳下馬背,厲聲喊道:“誤會,我是遊客,我是遊客。”

無論是平遼滅宋的女真還是現在的女真戰士,都有一個特點,天生就是職業軍人,他們最崇拜的就是勇士,最鄙夷的就是孬種。也不知道他們在衝鋒中沒聽懂錢孫愛的“解釋”呀,還是懶得搭理他,戰馬反而衝擊的更快了。

嗖嗖嗖,一排排密如暴雨的箭矢射了過來,有些跑得慢的頓時就被射中後背和大腿,直接嗚呼的還好一點,沒死的則全都被高大凶暴的蒙古戰馬給踩死了,鐵蹄掃蕩之下,人畜不留。

阿濟格本來想親自衝殺一番,砍幾顆人頭過過癮,可沒想到這批明軍比以前的幾波還沒出息,沒打呢,就崩潰了,氣得他在馬背上指指點點,破口大罵,叫囂不停,大意就是怪明朝軍人沒有職業道德,早知道這樣他就不來了。

阿濟格對手下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頓,意思是,一定要把主將抓回來,老子要問問,他的業界良心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