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曦霧中,戚家軍全軍集結列陣。陸子錚和申屠元兩軍列成五排,圍成一個半圓形。圓心中間是數百個弓箭手和鐵銃兵,左側是“虎賁”遊擊營,右側是虞景川指揮的“發機”騎兵營,後方是由親衛兵守衛的主帥大營。
戚繼光騎著一匹高大的棗紅馬,望了望前方的敵陣,一揮手,立即號角響起。前線誤排步兵主力徐徐前進,其它各營業隨之前移。一致的腳踏聲令大地也為之震動。
距倭寇陣地兩百餘步,戚家軍停了下來,前麵五排步兵單膝跪地蹲了下來,後麵的弓箭手和火銃兵聽到命令後一起發射。頓時,黑壓壓的一片箭矢射穿天空,隻飛向倭寇陣地,彈丸發射的劈啪聲不覺於耳,硝煙滾滾。
一波箭矢和彈丸過後,前麵倭寇陣營哀嚎聲不斷,但是同時倭寇的箭矢和彈丸也還擊了過來,不過數量要少得多。不過前麵的步兵仍有不少人中箭或中彈倒下。
等箭矢和火器猛射幾波後,給倭寇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戚繼光再次對著傳令兵一揮手,傳令兵揮舞著令旗,頓時鼓聲震天。戚家軍一聽鼓聲,立即有序地列成矢鋒陣開始了衝鋒;弓箭手和鐵銃兵則在主力軍兩側跟隨,不時射擊前方的倭寇;騎兵營和遊擊營則護衛著弓箭手和鐵銃兵。整個變陣隻不過用了一盞茶的功夫。戚繼光苦心訓練的戚家軍可以說是當下大明帝國最為精銳軍隊了。
齋藤道吉趴在一塊岩石上麵,如蝗蟲般飛躥而來的弓箭彈丸壓製住了他手下的反擊,不少倭寇不冒頭就被射成了刺蝟。很快,戚家軍攻至倭寇山腳的防禦工事前,與前排倭寇展開了廝殺。整整一晚晚上沒合眼的倭寇在遭受了箭林彈雨打擊後早已士氣低落,不多時山腳的障礙就被戚家軍清除,守衛山腳的倭寇非死即逃。戚家軍繼續仰攻山腰上的倭寇,步步血戰推進。除了肉搏出現的傷亡外,躲在暗處的倭寇的弓箭和彈丸也給戚家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山穀的另一邊的沈在聽到熟悉的衝鋒鼓聲,大喜過望,對夏無棄喜道:“戚元帥大軍正在攻擊山穀倭寇,我等與戚元帥大軍前後夾攻,定能破倭寇!”
夏無棄也喜出望外地說道:“這是好機會!沈老弟別錯失良機!速速起軍響應戚元帥。我軍前後呼應定教倭寇死無葬身之地!”
沈在招來李請閑道:“李校尉你率五十個弟兄保護夏將軍和其他受傷的弟兄,我帶其他兄弟夾攻倭寇!”
李請閑拱手道:“遵命!將軍請小心!”
沈在點了點頭轉向夏無棄道:“你們就等著我們凱旋吧!”
夏無棄半坐起來拱手道:“沈兄弟保重!”
沈在拱手答禮後立即命令全軍集結。
不到一頓飯工夫,訓練有素的士卒陣列在前。
沈在麵向全軍士卒高聲道:“各位兄弟!現在,戚元帥他們正在那頭和倭寇血戰!你們必須應援戚元帥他們,前後夾擊倭寇!成敗在此一舉!”
頓了頓沈在高聲道:“右軍將士列車輪陣,火銃營兄弟居中。有臨陣退卻者,立斬!”
很快,步兵們以鴛鴦陣圍成一圓形,火銃營和沈在居中。
“全軍開拔!”隨著沈在的一聲怒吼,士氣飽滿的將士向倭寇陣前攻去。倭寇陣地很快射來一陣箭雨,而火銃營的將士手裏的火銃也立即開火,猛烈轟擊前方倭寇。倭寇居高臨下埋伏在山崖上,占有地利,可是兩頭作戰讓他們的攻擊分散,加上受到火銃營的轟擊,不少倭寇慘叫著中彈摔下山崖。
沈在率軍衝至崖下時立刻檑木滾石翻滾而下,不少士卒來不及躲避陣亡當場。沈在彎弓連連射下十來名崖上的倭寇,命令全軍強攻上去,同時命火銃營火力掩護。崖上倭寇見沈在部逼近,拚死冒著彈雨用弓箭、石塊等反擊。一時間,戰況極為慘烈,沈在部眾舉步維艱,冒死突進。
齋藤道吉坐在一塊褐色的石頭上,抱著兩把佩刀正在閉目養神,好像僅在眉睫的戰鬥和自己無關一般。事實上,昨日與張遠彪的那場惡戰,齋藤道吉使用的“禦法輪之陣”極大地消耗了他體力,如今身體每一塊肌肉每一根筋骨都感到撕裂般疼痛,加上徹夜未眠, 他疲憊得動一動都感到費勁。
齋藤道吉在新河盤踞數年,聚合當地流寇和惡霸,甚至是對明朝不滿的居民,聲勢浩大,人數多達四千餘人。而這些人,八成是地地道道的明國人。事實上,眼下許多倭寇團夥頭目並不是日本人,多半是當地土豪或商賈、寇匪等。像齋藤道吉這樣的外來異族能指揮一支如此之眾的團夥,絕對算得上是鳳毛龍角。之所以會把沿海一帶所有的騷亂的人眾統稱為“倭寇”是因為明朝律法極為嚴酷,尤其是通敵作亂之罪是要滅九族的大罪。所以許多對朝廷不滿的人都假冒倭寇之名對明廷對抗。而當地官員害怕朝廷因為自己轄區內出現叛亂而降罪自己,也樂得將這些亂民當做倭寇上報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