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反武俠(2 / 2)

“倒也是,他內心什麼想法咱們都不知道,發了評論產生什麼影響就更不知道了。不過發了之後,有一個影響我知道肯定會有的!”朱國興一臉奸笑地說。

“哦,什麼影響啊!”周嶽敏好奇道。

朱國興一臉猥瑣地笑道:“那就是惡心他,隻要他能看到咱們的評論,就算沒什麼反應,估計心裏也會像吃個蒼蠅那麼惡心的!”

周嶽敏撫掌大笑,“不錯,能惡心他一下也不錯!可他要是不看呢?”

朱國興氣道:“他要是看都不看,咱們就當寫著玩了。我說你怎麼瞻前顧後的,想太多了吧?”

二人果然說到做到,周嶽敏新書的大綱還沒出來呢,先倒寫了一篇名為《文人意淫俠客夢》的書評,發表到《東北晚報》的娛樂版塊上。

“在張鐸正在連載的小說《笑傲江湖》中,有關《葵花寶典》的描寫,實在不能讓我苟同。隔空取物,穿牆遁壁,觀人內髒,千裏發功。這還是武俠小說的橋段嗎?這都快成了神魔誌怪小說了吧!

有人說,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是文人意淫出來的,所謂千古文人俠客夢,就算是夢,也要有限度,張鐸對《葵花寶典》的論述,顯然已經超出了武俠小說的範疇。真希望他能會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不要再寫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周嶽敏等人顯然不會相信一片文章會給張鐸造成什麼壓力,或是帶來什麼影響,但他估計也是不打算再混武俠小說這個圈了。《京城晚報》上刊登了一篇他匿名寫的“反武俠”文章——《認清所謂的功夫吧!》。

“在人們觀念裏,真正能代表中國武術水平的,是傳說中的民間武術高手。但中國傳統武術經過文學家和藝術家的經年不斷加工創造,有多少是神話,多少是現實,從來就是個極具爭議的話題。

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描述的蓋世武林高手真的存在麼?能代表中國格鬥最高水平的,是今天的職業散打運動員,還是那些隱藏在民間的武林人士?

散打運動員的實戰水平,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可那些所謂的隱藏在民間的武林高手呢,他們又有怎樣的實力呢?

如果我們把中國民間各門派的宣傳資料瀏覽一下,可發現以下的共同特點:

1、一般都具有輝煌悠久的曆史,有些門派的祖師爺還是古代著名的皇帝,但在正史中無法證實;

2、有著像超人一樣無敵的師祖或師父的傳奇故事,如曾擊敗過諸多來曆不可考的外國拳王、元首保鏢;

3、都號稱從未遇到對手,從未輸過;

4、都缺乏實戰的影像資料和權威報道;

5、現實生活中的掌門或高人,幾乎從不出手實戰;

6、越是古代越有高手,絕技越多,越厲害。

而這些恰恰又與現代的常識相悖,現代觀念認為,總體而言,人類是越來越先進,而非今不如古;隻有經過專業化體係下產生的事物,才能是最優秀的;一種事物要不斷經過競爭交流,才能日益提升其質量,閉門造車的結果正好相反;一種事物要使人相信,得拿出經得起質疑檢驗的證據。

同時附上對中國功夫的遞進認識,希望那些還沉迷在武俠夢,沉迷在中華神功夢裏的人,可以早點醒過來。

第一階段——全盲階段。對於各種神功奇術深信不疑,認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樣的高手不僅在古代比比皆是,在今天深山野林裏仍然存在。

第二階段——大半盲階段。認為黃藥師歐陽峰那樣的高手和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那樣的絕世武功估計是虛構出來的,但是少林高僧,武當道長,太極大師等仍然武功絕世,隻是不太願意出手而已。

第三階段——半盲階段。覺得現在的武林大師們都名不符實,多是騙子。但是楊露禪,霍元甲,孫祿堂這些人當年仍是武功絕世的高手,隻是後代們不爭氣,學不好而已,況且好多武功由於各派太保守或祖師爺覺得太厲害不肯傳人,已經失傳了。但是在今天,龍哥和截拳道,特種兵,中南海保鏢仍然是武功蓋世的,隻是他們不太出手,一出手則一兩招擊斃敵人。

第四階段——脫盲階段。真正的世界頂尖武術高手,都是在職業化產業化的情形下,用科學合理的,艱苦嚴格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專業搏擊手”。搏擊手技術和能力的提升,隻能來自於艱苦訓練,長期實戰!擂台上勝負是速度,力量,意誌,技術,體力,經驗等綜合因素對抗的結果。”

這兩篇文章一出,可以說是天下嘩然。在張鐸的武俠小說連載地如火如荼之時,舉國上下有近三分之一武俠迷的情況之下,居然有人敢這麼大張旗鼓地“反武俠”,質疑中國功夫的真實性,頓時引來一場全民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