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養,幼有護;幼有教,幼有助。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
老與小,皆是寶;應嗬護,應關照。
敬師長,尊其教;求知識,學其道。
注釋:
子女孝,親應慈:出自《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意思是:子女應孝敬父母,父母應關愛子女。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和孝敬其他的老人;愛護、關照自己的小孩,也要愛護和關照其他的小孩。
敬師長,尊其教:尊敬老師和長輩,尊重他們的教誨和教導
學其道:學習師長傳授的知識、道理、品德和能力。
解讀: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文規定“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未成年人保護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分別都有專門規定。
注重尊敬長輩和老師,愛護幼子和晚輩,幾千年來,不斷傳承,經久不變。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60歲的人口已突破2.12億,其中65歲以上老人已達13700多萬,占總人口的10.1%。養老問題日漸突出。我國的養老體製是國家、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相輔相成。其中家庭養老是基礎,最為普遍,至關重要。每個家庭和個人應與國家、社會密切配合,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醫。使老年人能夠享受晚年的幸福。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每個家庭和個人都應愛護好年幼的一代,使年幼的孩子切實得到良好的撫養、教育、保護和幫助。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老人和幼兒都是家庭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尊重自家的老人,還要進而尊重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家的小孩,也要進而愛護別人家的小孩。在社會上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像照料自家老人和孩子一樣,扶老攜幼,奉獻愛心。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尊重他們的勞動和傳授的知識,同時還要尊敬社會上其他的長輩,虛心聽取長輩的教誨,學習長輩優秀的品質和經驗,以豐富自身的閱曆,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
3.夫妻和睦
結婚姻,成夫妻;家核心,最親密。
關乎老,關乎小;夫妻和,闔家好。
夫妻間,應忠誠;潔自好,其身正。
夫妻愛,應專心;勿厭舊,勿喜新。
互信任,互勉勵;守誓言,勿猜疑。
互關心,互尊敬;心相印,同偕行。
家裏事,共商量;難同當,福同享。
工作事,互幫忙;共創業,家興旺。
注釋:
潔自好,其身正:出自《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意思是:自己保持潔身自好,身心端正。
幼有養,幼有護;幼有教,幼有助。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
老與小,皆是寶;應嗬護,應關照。
敬師長,尊其教;求知識,學其道。
注釋:
子女孝,親應慈:出自《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意思是:子女應孝敬父母,父母應關愛子女。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和孝敬其他的老人;愛護、關照自己的小孩,也要愛護和關照其他的小孩。
敬師長,尊其教:尊敬老師和長輩,尊重他們的教誨和教導
學其道:學習師長傳授的知識、道理、品德和能力。
解讀: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文規定“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未成年人保護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分別都有專門規定。